新时代,肩负起科技兴军历史使命
——2017年军队系统新当选院士事迹选登
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
竭力冲锋揭示肿瘤病理
■胡红升
1987年,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卞修武面临专业方向选择。当时,第三军医大学的烧伤研究已名满全国,卞修武的导师史景泉教授正是开拓者之一。
“烧伤这块学术基础厚,更容易出成绩。”面对导师史景泉的劝说,卞修武却将思考和实践指向我国病理学的“空白区”,选择了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的脑肿瘤病理研究。他认为,对肿瘤奥秘的揭示不仅能实现肿瘤诊治的突破,更有助于军事医学发展。
在导师的包容下,没有项目、没有团队、没有专项经费、没有专门实验室的卞修武,独自一人出发了。从此,在这个冷门领域,卞修武甘坐冷板凳,呕心沥血一干就是30多年。
很多个清晨,当史教授推开办公室的门,就看见卞修武披着军大衣,眯着眼坐在沙发上——自己的弟子又熬通宵了。人们后来才知道,卞修武定了一个小闹钟,瞌睡了就眯10分钟,铃响了起来接着干。
担任该校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后,卞修武更加辛苦了。起初,他在办公室放一张简易折叠床,旁边放一个漱口杯和毛巾,用高大的书柜挡在前面,偶尔回家拿点必需品。后来,阎晓初副主任发现,卞主任直接用水泥墙夹出一个长条形的“卧室”。
有一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士柱教授来重庆参加一场重要的学术活动。卞修武去接他。坐在车上的于教授感觉卞修武说话吃力,仔细一瞧,惊讶地发现他的脸是歪的。原来,卞修武已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有天晚上,卞修武实在太累,不知不觉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来喝水时,他发现嘴“包”不住,水直接往下漏。一照镜子,他才知道自己面瘫了,而且左眼控制不了,闭不上,干涩难受。领导闻讯,要求他将工作放一放,立即就诊治疗。可在攻坚期的卞修武坚决不放弃,经过简单治疗之后继续战斗。
卞修武就这样一心扑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上。在本科生眼中,他是满腹经纶、能说会画的大教授,连板书、手绘图都有美感;在众弟子眼中,他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修五遍”,学生杨景感叹“比我老爸对我还有耐心”;在同事们眼中,他是谦虚民主、坚决果断的“拼命三郎”,推动病理事业蒸蒸日上。
勤奋至此,还有什么不可挑战、不可实现的呢?
他研究揭示了“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发生机制及其诊疗意义,提出肿瘤血管病理学并建立病理诊断体系。
他发现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和复发中的关键作用,拓展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新领域。
他牵头制定多项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和标准,将我国肿瘤血管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被美国临床病理学会和全美华人病理学会授予“杰出病理学家奖”。
不少人认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觉时,卞修武还在熬通宵做研究。没人知道他看得有多远,目标有多高。在陆军军医大学庆祝他当选院士的座谈会上,他表示:“当选中科院院士是最高荣誉,但我不代表最高水平。”
院士名片
卞修武,1963年11月出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三级,人体病理学家。长期从事被称为肿瘤诊断“金标准”的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提出肿瘤血管病理学及其诊断体系,牵头制定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和行业标准,为发展提高我国病理学科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