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奏响双拥共建工作“最强音”

来源:西宁晚报作者:王琼责任编辑:张曦晛2015-10-21 09:13
 

做法二

双拥模范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

核心:强化宣传、丰富内涵,增强双拥工作感召力。

宣传载体和内容丰富多彩。每年把1月和8月确定为“双拥活动月”和“国防教育宣传月”,重点开展了《国防法》《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主题宣传,双拥法规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接受国防教育面不断扩大。

宣传形式和宣传方法灵活多样。做到了报纸常有文、广播常有声、电视常有影。

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更具特色。投资5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全国唯一的综合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投资3600万元新建了西北地区首家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双拥模范和典型事迹传递了正能量。通过对以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县“七连冠”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用责任和担当书写消防人生”的城北区消防大队大队长张勇等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双拥模范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做法三

全面落实军人优惠政策

核心: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增强双拥工作辐射力。

在支持部队建设上竭尽全力。各级把支援国防和部队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把帮助解决部队发展和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列入为部队办实事项目。四年来,先后投资2.28亿元,帮助消防部队购置了新装备、资助19个部队实施“煤改气”项目、改善了部队办公条件,开展了慰问驻宁军警部队和“西宁舰”等活动。

在配合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上特事特办。把配合部队军事训练、战备执勤作为地方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后为4个部队过境长途军事训练提供宿营场所和安保工作,并开展慰问活动。

在为部队办实事上步调一致。全市投入基层武装部建设和征兵保障经费3500多万元;出台了现役军人子女中小学入学优惠政策;全市旅游景点、车站、医院等均设置了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优先服务窗口,140多个公共停车点全部对军车免费停放,全面落实了军人优惠政策。

做法四

双拥共建为民办好事

核心:坚持宗旨、发挥优势,增强双拥工作亲和力。

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全力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活动,主动融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

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消防部队参加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5388起,出动警力5.7万人次,出动车辆7980余台次。在青洽会、环湖赛等重大节会活动中,驻宁军(警)部队与地方联执联控、联防联守。

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富一村、扶一校、帮一站、助一生”的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军地各级各层加大征兵宣传动员力度,适龄青年应征报名参军率达95%以上,保证了兵员数量和质量。军地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4000多亩首个解放军青年林。

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西宁警备区、市民宗委、湟中县人民武装部等六家单位与塔尔寺签订了军民共建塔尔寺长期共建协议,开展“一寺六方”共建活动,筹集115万元实施了寺院照明亮化、景区净化、道路硬化建设。每年组织医疗队为僧侣进行健康体检,解放军第四医院设立了民族病房,专门制定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减免10%至40%医疗费用优惠政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