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食助您远离痛风困扰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长江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6-09-07 08:26

痛风是一类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并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就会导致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易析出,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湿冷刺激、某些药物使用、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痛风常在夜间发作,发作时的疼痛往往令人难以忍受。痛风首次常发生于40到60岁人群,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雌性激素可帮助体内尿酸排泄,故女性的发病率低于男性。

人体内的尿酸主要由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代谢后产生。嘌呤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内源性的,即体内代谢产生的嘌呤,约占80%;二是外源性的,即摄入饮食中的嘌呤,约占20%。当食物中嘌呤太多时,通过体内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很容易诱发痛风。因此,饮食和痛风的关系比较密切。

历史上,痛风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普通人向往的疾病,被称为“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贵病”,因为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机会患上痛风,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病。

美国一项大规模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经常吃海鲜和肉类食品,痛风发作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经常吃乳制品和植物性食物,对痛风发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些高蛋白食物往往含高嘌呤,但蛋白质本身并不会导致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预防痛风应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高蛋白食物。豆制品摄入量与痛风发病呈负相关,所以痛风病人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果糖与含糖饮料会增加发生痛风的可能,故应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饮酒加速ATP(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尿酸产生,啤酒含有容易吸收的鸟嘌呤,会升高血尿酸水平,所以痛风病人应戒酒,尤其是不能喝啤酒。由于含有绿原酸等有利于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咖啡摄入量与痛风危险性呈负相关,痛风患者平时可以喝一点咖啡。维生素C能促进尿中尿酸排出,因此,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

综合上述因素,专家向痛风病人提出了“四要、四不要、四推荐”的饮食原则。“四要”是指:一要维持健康体重,吃低能量膳食,保持适量活动;二要吃低碳水化合物、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三要吃低脂乳及乳制品(包括酸奶、奶酪);四要多喝水,促进尿酸排出。“四不要”是指:一不要吃含嘌呤高的动物性食物;二不要吃红肉,即含动物性蛋白及高饱和脂肪的肉类;三不要饮酒,尤其是啤酒;四不要喝果汁和含糖饮料,不吃甜食。“四推荐”即推荐吃大豆及其制品与蔬菜、坚果等植物性食物;推荐喝咖啡;推荐补充维生素C;推荐补充鱼油。

此外,注意合理的烹调方法也有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瘦肉、鸡鸭肉等可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多用烩、煮、熬、蒸、汆等,少用煎、炸方法,使食物尽量易于消化。

(庄颖娜、李遵荣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