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退伍老兵 重整行装再出发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9-07 08:26

老兵复退工作即将展开,有战友来信讲到,在即将结束军旅生活时,自己对军营依依不舍,同时对退伍后的生活产生了恐惧和迷茫等心理,下面请听心理咨询师讲述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退伍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重整行装再出发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上等兵,家在农村,当兵后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很高。想当初,入伍时自己立志要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来,但回首过去2年的军营生活,自己既没有入党,也没有提干,感到一方面对部队和战友不舍,另一方面又很失落,想回家乡,又不知道回乡后自己能干什么,不知如何面对父母殷切的目光。最近感到很苦恼,吃不下饭,晚上辗转反侧总是睡不着,战友们都说我有了心理问题,我该怎么办?

苦恼的战士 小张

小张战友:

老兵复退工作已经开始,老兵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告别火热的军营,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未来的发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未知数,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这是人之常情。从你的来信看,我觉得你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个人愿望未实现的失落心理。临近退伍,老兵的愿望如果实现了,自然会满心欢喜,如果没有实现,难免会有些失落,有些不平衡,觉得没有面子,没脸见父母。

对前途的忧虑心理。对退伍老兵来说,想的最多的是回乡后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因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退伍后能适应地方的工作吗?能适应地方的人际关系吗?

对军营的留恋心理。军营有战友之间情谊,有虽苦犹乐的紧张生活,有充满刺激的训练,这些不经意的生活片段,都深深地映在了脑海中,挥之不去。每每想起战友们之间的互帮互学、互相体谅的战友情,心中有千般的留恋,万般的不舍。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总是想着过去,就会使人对新环境产生排斥感,延缓适应期,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矛盾心理。退伍老兵准备离开部队产生的情绪是矛盾的,一方面要回到家乡,享受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喜悦,另一方面又想到自己在部队既没有入党,也没有提干,感到无颜见父母。

针对以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我建议你进行以下心理调节:

做好角色转换,充分认识自我。从老百姓到战士是一个角色的转换,从战士到老百姓又是一个角色的转换,这两个转折在人生的历程中,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即将退伍,一回首,老兵发现自己经过2年的部队服役,已经从一名地方青年转变成一名成熟的男子汉,不要小看每天的“一二一”,不要小看每天的“豆腐块”,不要小看每天的“饭前一首歌”……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在不经意间提高了你的能力,锻炼了你的身体,磨练了你的意志,增强了你的心智。在部队,虽然你没有入党,没有考上军校,但是这些在点滴中学到的东西,这些“勇气”“意志”“能力”等无形的资产,让你终身受用,是你今后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临退伍时,你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要学会释放压力。释放压力的方式很多,我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方法,供你选择。简单的口诀是“一吸二离三宣泄”。“一吸”就是深呼吸,在紧张时深呼吸可减轻紧张的情绪,有效地缓解压力;“二离”是可暂时离开压力现场。“三宣泄”就是通过以下六种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第一个方式是“说一说”。把你临退伍前的压力苦恼,找你的战友,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会有效缓解压力;第二个方式是“写一写”。如果你不善言谈,不愿意同别人交流,那么,你可以把它写下来,就会舒服一些;第三个方式是“动一动”。这一点对年轻人是最适合的,运动是个一举两得的方式,不但压力得到缓解,身体也得到了锻炼;第四个方式是“喊一喊”。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大声喊叫,或大声唱歌,压力和不良情绪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第五个方式是“哭一哭”。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弾”,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哭出来,心情就好多了;第六个方式是“笑一笑”。

小张战友,虽然面临退伍,我们一定要做到干劲不退,本色不减,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以实际行动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的军旅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兰州军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朱 清

(刘晓明、陈林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