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多管齐下,缓解“心理疲劳”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丁杰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9-07 08:26

排长小何来信说,当前野外驻训进入中后期,部分战士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心理专家支招——

多管齐下,缓解“心理疲劳”

编辑同志:

当前,部队野外驻训进入中后期,随着各项任务的增多和训练强度的加大,有的战士出现消极身心反应:有的精神状态不佳,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有的焦虑烦躁,偶与战友发生争吵。一些班长骨干发现这些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只是简单批评了事。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某部排长 小 何 

小何排长:

野外驻训条件艰苦、训练强度大,官兵身心长期处于高强度军事训练和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下,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身心疲惫、焦虑烦躁等心理不适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疲劳”。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思想准备不够充分。驻训之初,战士对陌生环境感觉兴奋,个个劲头十足。随着时间的延长、任务的加重,大家可能就会觉得单调重复的训练枯燥,以致训练热情降低,产生精神萎靡不振、训练疲于应付等问题。

心理能量消耗过大。驻训工作训练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战士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心理能量消耗过大,继而引发心理疲劳。

身心压力排解不畅。野外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沟通减少,不少战士产生压抑、烦躁和焦虑等情绪后缺少释放空间,心理压力过大。

困扰个人问题增多。驻训期间,已婚士官与家人聚少离多,易引发家庭矛盾,思想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有的士官就会心烦意乱,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

治疗“心理疲劳”,关键在于“疏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

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内部动力。紧贴部队驻训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授课,不断强化“任务越重越有作为”的思想。组织看战斗影片、讲战斗故事、唱战斗歌曲等活动,帮助大家保持高昂士气。

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加强对战士心理状态的掌握,对有心理疲劳预兆的战士及时调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及时解决战士心理困惑;普及心理知识,传授心理调控方法,提高战士自我认知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心理能量。可以立足单位自身条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增强工作动力保护心理能量。在工作中,发现战士没精神、不想训练,带兵人尽量多些耐心开导,以免挫伤其训练积极性。

及时排忧解难,营造暖心氛围。通过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及时掌握驻训战士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问题,用实际行动为他们减轻包袱、化解矛盾、排忧解难。

科学组织训练,调动参训热情。临近驻训收尾期,训练强度大、时间紧,战士难免产生焦虑急躁情绪。此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科学组织训练调动战士积极性,做到张弛有度。

小何排长,驻训中后期战士出现心理疲劳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不好不仅直接影响驻训工作,还会对战士心理健康造成伤害,需要引起重视。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家有效减压、轻装前行,为野外驻训工作画上圆满句号。(第65集团军某旅心理咨询师 丁 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