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小马买了瓠(hu)子炒菜,发现味道特别苦。本来想把苦瓠子扔掉,但妈妈不同意,说,电视上的养生专家经常说,夏天就要吃点苦!苦味食物清热泻火,利尿排毒!于是,她决定听妈妈的话,还是继续炒熟吃,免得浪费食材。
结果,吃了苦瓠子之后,她的孩子告诉她,觉得有点头晕、有点昏,胃里也不舒服,拒绝继续吃,还把吃进去的立马吐了出来。而她的妈妈吃了几口,也觉得有点反胃,却没有吐掉。她觉得可能是苦味的东西比较“寒凉”,胃里不舒服扛扛就能过去。没想到,结果是腹痛腹泻一整天。
小马上网一查,才发现。原来吃苦葫芦、苦瓠子之类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轻则腹痛难忍,上吐下泻,重则出现严重脱水,甚至需要入院抢救。
那为什么苦瓠子就有毒呢?
在各种味道中,人体对苦味的敏感度最高。通常尝试为几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的苦味物质,就能尝出明显的苦味,咸味百分之零点几的浓度才能感知到,而甜味要到百分之几的浓度才能感觉得到。这个差异,说明了安全性的差异。所以一定要意识到,苦味通常是身体对有毒物质的警示,不可忽视。
食品中的苦味,通常来自于一些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其中包括苦味果仁(比如苦杏仁、苦桃仁、樱桃仁、银杏果等)中常见的氰苷等有毒糖甙,也包括生物碱类(比如咖啡因)、多酚类(比如柑橘皮里的橙皮素和柚皮素)和萜类等。很多植物都把苦味物质当成自己防御敌人的“独门暗器”,比如说葫芦科植物就能生产属于萜类的家族独门苦味秘器——葫芦素类,这就是苦瓠子苦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