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顾建文教授,解放军第306医院。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可以长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多数病人的病情发展缓慢,但易被忽视,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等症状明显时,已经到了疾病的神经损害期,导致不可逆的结果,如瘫痪、无力、僵直、变形、萎缩、残废等。
如果有持续性的疼痛或感觉减退,如:头颈肩臂的疼痛、冷热水不敏感、视力进行性下降、平衡感减退或者是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可直接到脊髓空洞症专科就诊,做一个后颅颈部的磁共振检查,这是最简洁有效的确诊手段。
脊髓空洞大部分是先天发育失常造成,很多时候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好坏与病情发展意义重大,先要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根据症状进行预防与调理,增加患者的抗病能力。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表现
脊髓是神经中枢的一部分,受大脑控制,也是连接大脑与全身神经最直接的物质,如果出现脊髓空洞症主要有以下几点症状表现:
1、感觉障碍
如果触碰某物疼痛会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大脑再阻止其疼痛行为,脊髓空洞症患者由于脊髓原因,往往出现感觉障碍,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对轻触觉、轻微震颤觉和触碰位置感觉失常,这些都不容易发现。后期恶化,如果有深创伤在肩臂及颈部可能感觉的到,胸部以下就不容易感觉。
2、运动症状病变造成肌肉无感觉,自动萎缩,比如上臂及肩带,因为无法运动,四肢相关联部位僵硬萎缩。病变累及侧索,少有症状是全身,反射亢进。晚期可出现全身无力,疼痛、麻木、无力动弹,不能自主,四肢表现为关节肿胀、积液,限制活动。

脊髓空洞症的一般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采用中药疗法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改善微循环药、止痛药、神经营养药、肌松剂以及间断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能有一定作用,如按摩、针灸、中药治疗等,弊端是时间长、见效慢、容易复发。
2、手术治疗
引流空洞内异常灌流的液体及消除引起脊髓空洞的原因是主要目的。根据空洞临床表现和类型,并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选择。但危险性较高,一般不建议采用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