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把饮料当水喝,小心喝出结石!

来源: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责任编辑:柴潇
2016-07-15 17:07

很多疾病在夏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比如高血压、冠心病,但有一类疾病是最容易在夏季发作,那就是泌尿系统的结石。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泌尿外科王坚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夏季是泌尿结石的高发期,广西是泌尿结石病高发区,因此千万别小看泌尿结石,特别是本身就有泌尿系统感染的人,不管大小都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泌尿结石严重的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为防患相关疾病,勿把饮料当水喝,应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的白开水。

当前现状

广西是泌尿系结石病高发地区

“广西是泌尿系结石病高发地区,其发病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发病率。”究其原因,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泌尿外科王坚副主任医师解释称,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南方患结石病的比例比北方高,结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较多发。

广西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以喀斯特地形为主,石灰岩多,饮用水质较硬,水中含的钙盐较多,水烧开后沉淀会产生厚厚一层水垢,长期饮用这种硬水,容易患尿路结石。其次,可能与常年气温高,天气炎热,日照时间长,出汗多,尿液浓缩有关,这些因素均有利于尿中结晶形成。另外,广西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偏食动物蛋白及精制糖,这种饮食习惯增加了结石的发病率。

门诊见闻

小伙喝饮料解渴却喝出了结石

小段最近肚子痛、腰痛,到医院检查发现这竟因他右侧输尿管有一个豌豆大小的结石。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才22岁,而且爱运动,喝水也多。经医生询问才发现,原来小段爱喝饮料,一天下来大概喝去4、5瓶碳酸饮料,而饮料正是导致他结石发作的诱因。

小段并不是个例,结石病患者不少是“饮料控”。王坚认为,首先是因为夏季天气热,人体汗液蒸发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令排尿量大大减少,尿液浓度增高,从而使一些碎小的尿液结晶沉积在体内,容易形成结石。加之,把饮料当水喝,饮料中富含的碳酸盐和磷酸盐是最常见的结石成分,饮用过多会更促进结石的形成。另外,夏季很多人爱吃夜宵,特别是喝冰镇啤酒吃海鲜也是高发的原因之一。此外,海鲜、啤酒中含嘌呤较高,可加速尿酸形成,促进其沉淀形成尿酸结石。

王坚提醒,一旦发现出现泌尿系结石,不痛也要及早诊治,不要等到肾功能严重受损才追悔莫及,事实上泌尿系结石如果能及早发现的话,还无需手术。临床中,小于0.5cm的结石可考虑保守治疗,通过饮水、运动或吃排石药,将结石排出体外;对于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大于0.5cm小于1.0cm的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大于1.0cm的可以考虑行经皮肾镜或输尿管软镜下碎石。另外,对于输尿管上段大于1.0cm且不适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结石也可以直接选择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专家提醒

结石复发率高应重视定期检查

据悉,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随着治疗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并且越大的结石可能术后复发率越高。我国泌尿系结石复发情况多发生在排石等治疗后2~3年,5年累积总复发率为50%,9年超过70%。王坚建议患者在排石、取石、碎石后,应每2—3个月做一次B超,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王坚给出三种常见泌尿系结石防治措施:对于草酸钙结石的患者,应忌食菠菜、欧芹、芦笋、草莓、李子、浓茶、巧克力以及各种干果;磷酸钙结石,不宜饮用碱性饮料,例如各种可乐等,每日限用食盐5克以下,忌食味精,大幅限食肉、蛋等高蛋白食品;尿酸结石,应忌食动物内脏和酒类,限食肉、鱼、虾类每日不超过100克,少食蘑菇、豆类,可多食用蛋、奶等嘌呤含量低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日常预防

每天至少摄入2000毫升的水

如何防治泌尿结石?几乎每位医生都会跟你说:要多喝水!“对的,泌尿病大部分都可通过多喝水来解决。”王坚指出,喝水多能冲走尿垢,保持泌尿系统的清洁与畅通。

那喝多少水才算多呢?王坚表示,其实饮水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尿量来调节的,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基本上,要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大概也就是我们平常的8杯水。每日尿量超过2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此外,适当增加运动量对未患结石和已有结石的人都有益处。其作用机理是:借助运动时所产生的冲击、惯性,使结石发生活动,从而为下一步排石奠定基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