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看过来!海训期, 游泳应注意哪些事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杰 本报特约记者 吴科儒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7-07 04:07

游泳常识知多少

一是安全常识。下水前,要进行热身活动,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进行按摩,以防下水后因寒冷刺激而引发肢体痉挛。热身时,主要进行全身性的柔韧练习,如左右旋转、两肩上耸、两臂画圆、屈膝下蹲等动作,每组10-15次。一般情况下,热身活动的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当气温和水温低时,如阴天、风天,热身活动时间要适度加长且活动量适当加大。热身后,不要急于跳进海水中,应先用海水把四肢及胸腹背部擦湿,以逐渐适应水中温度,而后再下水。游泳中,要紧跟编队或者几个人一组,避免落单,严禁越过警戒区域。遇到海蜇、水母时,要迅速避开,并及时提醒身边战友。

二是科学饮食。海训期正值炎热季节,训练强度大,必须科学饮食,确保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游泳训练时,不宜饱腹或空腹,否则会出现腹痛腹胀。理想的训练时间通常在饭后1小时左右,就餐时间应安排在训练结束30分钟以后。海训膳食要满足人体热量需求,多食用瘦猪肉、酱牛肉、鱼、鸡和豆制品等食物,使得蛋白质的供给量达到总热量的15%以上,并适当降低脂肪的比例。海训期间,要确保饮食安全,禁食凉拌菜、生海鲜等生冷食品。坚持每天生吃大蒜,以杀菌消炎,防止因呛入海水而引发胃肠炎、腹泻等疾病。当遇到阴雨天气时,由于气温较低,为预防感冒,训练结束后要喝些姜汤。

遭遇溺水这样救

海训时,最大的危险就是溺水。当水充满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时,会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进而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导致溺水的原因主要有抽筋、呛水、体力不支、被水草缠住等情况,常见处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救

游泳过程中,当小腿、脚趾部位发生抽筋时,应保持沉着冷静。小腿抽筋时,深吸一口气,使身体上浮,小腿屈向胸前,一只手拉住脚趾,使脚尖勾起,另一只手揉捏抽筋处。当抽筋症状消失后,可继续前进,但应减小速度和动作幅度,以免再次抽筋。脚趾抽筋时,用一只手划水,另一只手用力上下拧动抽筋的脚趾,直至症状消失。

呛水时不要慌张,可采用踩水姿势,连续做几次深呼吸,呛水症状就会逐步减轻和消失。要避免连续呛水,因为剧烈呛咳会消耗大量体力,且肺部气体交换能力下降,血液中氧含量下降,容易发生意外。

被水草缠绕时,千万不要在水中盲目挣扎,应迅速平卧水面,两腿分开,一方面保存体力,另一方面防止水草将双脚缠绕在一起。然后冷静地用手解脱,如随身携带有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也可试着把水草慢慢踢开,或像脱袜子那样把水草捋下来。当自救困难时,应立即向附近人员求救。

2、他救

对溺水者施救时,应在距溺水者约2-3米处潜入水中,从背后抓住溺水者身体,迅速将其面部托出水面,并使其身体平卧,以便拖带。这个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因为溺水者有求生本能,如果被溺水者从正面抱住,就会使劲抓牢救护者,极易导致两人一起溺水淹亡。

拖带上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仰泳拖带,用双手托其下颌或腋窝,将其拖带上岸;侧泳拖带,一手通过溺水者肩部,扶其腋窝或通过腋窝托其肋部,将其拖带上岸。上岸后,应立即清除溺水者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并将其舌头拉出,确保呼吸道通畅。而后让溺水者俯卧,下腹垫高,头部下垂,并用手压其背部,迅速倒出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对呼吸或心脏已停跳者,应立即施行简易的心肺复苏,让溺水者平卧,急救者一手握拳,掌根朝下,用力叩击溺水者胸骨中下1/3处1-2次,若溺水者未立即出现心跳和脉搏,应迅速按压胸外心脏部位,进行人工呼吸。现场抢救的同时,应设法送医院救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