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父亲节来临之际,1岁3个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其父亲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于6月16日顺利出仓。据悉,这也是全国最小年龄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目前她造血系统已重建,这份饱含父爱的“生命种子”也在患儿体内生根发芽。
今年4月30日,家住重庆巴南区的10个月大的鱼妹儿因持续高烧不退被送入新桥医院血液科,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该病通过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非常低,且发病紧急,如若不及时输血小板,患者会出现出血、感染等急症,对于婴幼儿其凶险程度更高,甚至随时会危及生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会使治愈率从10%提高到80%以上。”鱼妹儿的主治医生,血液科高蕾副主任告诉记者。
因此,医院开始着手在中华骨髓库中为鱼妹儿寻找相匹配的供者,并同时对父母双方进行基因检测,最终确定鱼妹儿患病并非遗传因素导致,才对其父母也进行了HLA配型,经检验鱼妹儿的父亲与她6/10位点相合。5月13日,采集了鱼妹儿父亲4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将这些“生命种子”移植到鱼妹儿体内,等待它生根发芽。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供体造血干细胞更容易对受体造成免疫损害,供体输入患者体内的细胞也更容易被排斥,而鱼妹儿才15个月大,这么小的患者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可以参考的经验几乎没有。移植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舱内护理等都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医护人员自己摸索尝试。”该科张曦主任介绍。
经过医护人员一个月的精心治疗,父亲的造血干细胞终于在鱼妹儿的体内植入成功并重建了她的造血系统。 6月16日早上10点30分,在血液科层流病房门口,鱼妹儿被护士阿姨抱出仓门后,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爸爸妈妈的怀抱中,医护人员也为她献上了一份小礼物——“会唱歌的小公主”,收到礼物的鱼妹儿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张曦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低龄的血液疾病患儿增多,其原因有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或有性因素,而后天或有性因素主要有室内污染,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这四种污染物,目前多种人造板材、胶粘剂、墙纸等都含有甲醛和苯,甲醛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它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而且还能致使胎儿畸形。医学研究证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诱发血液疾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