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那场大地震,让73岁高龄因肺炎而住院的蔡瑞康心情格外沉重,他不由得想起1976年参加唐山地震救援的情景,不无感慨地自语:“大自然的残酷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啊。”
夜深了,电视和广播里不停播放的震灾区实况,让病床上正在输液的蔡瑞康辗转反侧。“灾区百姓在受煎熬,我一定要去帮帮他们。”看着输液器的液体,他恨不得把它们一下子全都灌进血管里。
14日中午,他得知医院组派的医疗队出发上前线的消息后,再也躺不住了,“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必须要去尽一份力。”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并让老伴给自己准备出发用品。
看着倔强的蔡瑞康,老伴没有言声,相儒以沫50多年,她太了解蔡瑞康的秉性了,面对正在生病的蔡瑞康,她心里充满担忧。
5月23日,又听说医院要成立皮肤病防治专家组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肺炎初愈刚刚从病房转入家中休养的蔡瑞康,用他特有的倔强,不顾家人和医院领导的劝阻,坚决要求上战场。“灾区百姓在受煎熬,我一定要去帮帮他们。”这句话成为他坚持的理由。
到达灾区当天,他不顾年迈体弱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他和皮肤科副主任刘玮带领专家组成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每天跋涉在塌方的山体和残破的废墟上,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地开展救助。巡诊范围遍及都江堰、彭州、绵竹、什坊等4个重灾县市的20多个村镇,为10700多受灾群众和官兵提供了服务。
救灾初期,网上传出灾区爆发 “原因不明皮肤病”的传闻。当时,已经深入到汶川地震最中央地带的医院医疗队也通过卫星电话通报,“队员身上相继长满让人痒痛难忍的红疙瘩,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因水源污染造成的皮肤感染。”蔡瑞康了解这一情况后焦急万分。他带领专家组深入一线,全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所谓“原因不明皮肤病”,其实是由一种当地人称作“河马草”的植物引起的丘疹性寻麻疹。他迅速组织专家组开展攻关,研究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案。很快确定了用稀氨水、肥皂水等碱性溶液清洗减轻症状,用当地一种植物汁液涂抹消除红肿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他还不分昼夜地紧急编写出《地震灾区皮肤病防治手册》送发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手中,并迅速与专家组成员分赴各个救灾点和安置点,为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解除病患,平息了谣言。
灾区卫生环境恶劣,天气湿热,长期连续奋战,导致部分官兵发生“烂裆”,蔡瑞康带领医疗组就地采集草药,指导官兵用马齿苋煮水热敷,配上他自行研制的外要霜剂,病情得到控制,减少了救灾部队的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