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雾霾锁城。3月19日,上海市质监局执法总队根据举报线索,对某网店仓库开展执法检查。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其口罩产品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共计3个型号400余件。20日,上海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又突击检查桃浦路光彩市场,仅从两家店铺内就发现伪劣口罩1000余只,大量口罩涉嫌假冒3M、朝美等品牌。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防霾口罩不仅品牌众多,且价格悬殊,最便宜的仅四五毛钱,最贵的则达数百元。目前,民用口罩没有国家标准,名目繁多的口罩真的能吸附PM2.5吗?

多个品牌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抽检过滤率有的仅为1%
在这次突击检查之前,上海市质监局就已发布过“口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3月9日,上海市质监局公开披露,依据工业口罩标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等,风险监测共采集的69批次样品中54批次不符合标准,占比超过78%;22批次纺织品口罩的面料或里料的pH值超出参考值范围,占比超过31%。
事实上,市面上不少口罩都标注了过滤效率,大多宣称在90%以上,但是从目前公开检测结果来看,能达到宣称效率的口罩并不多。2014年5月,浙江省消保委网购25个批次样品的防霾口罩,送检发现没有一款达90%以上。
上海市质监局在监测中发现,一些口罩过滤效率低于10%,既有药店的又有网购的产品。最低的过滤效率仅1.1%,是广州市冠桦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型号为M-6800的舒适口罩。
公开资料显示,多个口罩品牌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记者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查询发现,曾被媒体曝光的“九头鹰”PM2.5口罩,就在2014年7月因虚假宣传被罚款十万元。上海市工商局2015年3月公布,健怡牌PM2.5专业防护口罩在产品外包装上宣称“微滤技术升级版,有效阻隔空气中PM2.5颗粒,过滤率达99%以上,有效阻隔空气中病毒,病毒过滤率达到99.9%”,而实际检验的结果未达到广告宣称,构成虚假宣传,被罚款10万元。
除了防霾效果问题,口罩使用的纺织品质量也可能未达国家标准。一位口罩生产商介绍,一些生产企业对纺织品原料没有质量把关,导致面料甲醛含量、PH值过高等。由于人体皮肤呈弱酸性,产品PH值如果与人体皮肤相差太大,会产生刺激,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