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莉,段育忠,解放军第306医院保健科。
桃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桃树胶,桃凝。是桃树自然分泌,或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伤口,而分泌桃胶有利于伤口自愈。比较黏稠的液体通过太阳晒蒸发,产生固体。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看着有点像琥珀。桃胶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的粘度,用清水浸泡十多个小时候后泡发变软。它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的功效。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含有碳水化学物,脂肪,蛋白质和植物胶原蛋白。别称:桃油,桃脂、桃花泪,性味甘苦,平,无毒,主治石淋,血淋,痢疾。分布区域:我国多地有分布。
桃胶,别名桃花泪,又名桃油,桃脂,桃树胶,桃凝,采自桃树,是从桃树上分泌出的胶状物。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看着有点像琥珀。它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的功效。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含有碳水化学物,脂肪,蛋白质和植物胶原蛋白。
桃胶的功效作用

桃胶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医书就详细的记载,说明这种桃胶可以治疗人类的血淋和石淋等病症,但是现在的社会中,用桃胶来治病的人群并不多见,人们大多会把它当作一种美容制品。桃胶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出色的美容功效。古有记载,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现代用桃胶治病并不多见,但用它来美容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唐本草》: "味甘苦,性平,无毒。"入大肠、膀胱经。治石淋,血淋,痢疾。
①《别录》:"主保中不饥,忍风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恶疰忤。"
③《纲目》:"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