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结合1000余例小肠镜下治疗的临床实践,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改良,近日成功为一名患者切除小肠巨大脂肪瘤。该手术为小肠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经检索,国内外尚未见应用该术式进行小肠占位性病变治疗的相关报道。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内镜治疗新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多应用于食管、胃及大肠等部位。2015年11月,空军总医院收治了一名受顽固腹痛折磨5年多的患者,此前一直未能找到病因。该院消化内科为其做小肠镜检查后,发现引起腹痛的元凶是位于回肠末端的巨大肿物,肿物几乎占据整个肠腔。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为位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
按照传统治疗方法,患者需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但对于这样一个良性肿瘤,能否采取微创方法治疗呢?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团队讨论后认为,可以尝试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但传统意义上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要将肿瘤和其表面的黏膜一并剥离切除。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切除,病变局部会形成直径约3厘米的巨大创面,有可能带来术后出血、感染及穿孔等潜在风险。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宁守斌介绍,经过反复论证,医生们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利用黏膜剥离技术将瘤体从肿瘤表面的黏膜下“掏出来”,同时保留部分表面黏膜,再采用钛夹缝合黏膜裂口。回肠肠壁薄,肠腔狭小,内镜操控困难,技术难度极高。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医生施行了手术。
经过近1个小时内镜治疗,一枚直径超过3厘米的肿瘤被完整地“掏出来”,术中没有任何出血。(艾素 刘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