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不愿意献血,认为献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一些老人也阻止自家孩子去献血,说是献血会伤及机体根本,对身体危害大。还有人说,我以前身体可好了,但是自打去年献血之后就一直感冒不断,献血导致了免疫力下降。
献血到底会不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呢?显然不会,因为通常一次献血200~400 CC是不会影响机体免疫力的。我们从人体血液的组成和来源及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进行解释。
一、血液的组成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我们的血液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那么,血液的功能自然也就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细胞又称"血球",含有三种成分: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红血球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灭细菌,抵御炎症,参与体内免疫发生过程,血小板主要在体内发挥止血功能,而血浆功能主要为营养,运输脂类,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但除红细胞外,其它血细胞数量很少。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而1mL血浆中含有900~910mg水(90%~91%)、65~85mg蛋白质(6.5%~8.5%)和20mg低分子物质(2%)。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4000~11000个白血球,15~40万个血小板。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一般健康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对身体影响不太大。当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时,则对健康有严重影响;超过总血量的30%时就会危及生命。
二、失去的血从哪里补充?
人体内的造血组织,位于长骨的髓腔及所有骨松质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