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磊,解放军第306医院,医学影像科磁共振室。
人体盆底作为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系统,易发生盆腔多个脏器功能异常,而临床物理检查因客观条件所限常常不够全面、准确。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指的是因盆底支持系统退化、损伤所致松弛而引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和盆腔器官脱垂。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患者除了可感觉到阴道内有脱出物外,POP的症状大多不具有特异性,而且仅通过妇科检查很难全面、准确的评估POP,尤其是伴有阴道后壁脱垂和/或具有多个器官共同脱垂。POP还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术前未能全面评估POP患者的脱垂状态,因此准确、全面地评价盆底形态及功能性病变,为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减低术后复发率均至关重要。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形态解剖学方面,功能状态必须受到关注。1991年Yang等率先采用动态磁共振(dynamic MRI,dMRI)快速扫描对盆底功能性疾病的诊断进行了尝试,并阐述了静息时与盆腔用力时正常人和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的盆腔器官位置和运动,表明了dMRI用于评价盆底功能性疾病的可行性。同时Yang等将耻骨尾骨连线,简称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作为盆底器官脱垂诊断的标志线,提出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断标准。
盆底dMRI与常规静态检查前稍有不同,需要对受试者进行Valsalva动作训练(Valsalva:令病人行强力闭呼动作,即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受试者于检查前1小时排空膀胱,检查前半小时饮水300~500ml,使膀胱处于适当充盈状态。检查时受试者取仰卧位,在膝关节下方放置楔形软垫,使其保持双下肢屈曲约45度,并保持稍外展姿势。先于静息状态下,行盆腔矢状位、横轴位常规平扫。然后嘱受试者做Valsalva动作,同时行盆腔最佳矢状面快速序列扫描,重复Valsalva动作2~3次,选择最佳动态图像。盆腔最佳矢状面图像需要包含耻骨联合、膀胱颈、宫颈、直肠和尾骨等结构。
盆底dMRI检查适应人群有:盆底功能复杂性病变,即合并多脏器功能病变、全盆底薄弱松弛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临床物理检查不相符的盆底功能紊乱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盆底功能综合评价;盆底修复术后复发患者,评价现盆底功能;盆底修复术后患者,了解现盆底功能,评价手术效果。
孕期腹压及盆腔压力增大也是POP形成原因之一
MRI检查对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率,无需任何对比剂即能清晰分辨腹膜疝、小肠疝及乙状结肠疝,并在动态扫描的力排相中观察直肠生殖陷窝疝的程度,周围脏器生理位置的相对改变,对于病变的外科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近年来不断出现有关盆底dMRI的研究报道,对正常人和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盆腔用力时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的运动以及盆隔裂孔面积的扩大进行定量测量,力求完善POP dMRI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国际尿控协会(ICS)推荐的POP定量分期法(POP-Q),该方法能较为客观地评估脏器的脱垂程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时的体位、患者用力程度以及医师测量的准确度等。实际工作中,妇科临床检查和dMRI在评价时均有使用不同解剖标志和参考线的多样性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脱垂程度,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1)PCL是从耻骨联合下缘延续到骶尾骨最后一节关节处的连线,它在正中矢状位上很易画出并且位置固定,是盆底肌肉、筋膜及韧带连接附着处,常用于观察各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正常静息相,盆底器官均位于PCL线以上。正中矢状MR图像上采用耻尾线PCL作为参照标准,测量膀胱颈、子宫颈、肛门直肠连接位置各点至PCL纵垂线的距离。PCL为应用最广泛的一条参考线,在评估前盆腔和中盆腔时,动态MRI结果和POP-Q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评估后盆腔时一致性较差。
盆底器官脱垂诊断标准:膀胱膨出为力排相时膀胱颈下降超过PCL以下1 cm。阴道穹隆或子宫颈脱垂为力排时阴道穹隆或子宫颈下降达PCL以下。直肠膨出为力排相时直肠前壁向前呈囊袋状突出,其深度超过正常直肠前壁边界以远的垂直距离2.0 cm。直肠生殖陷窝疝为力排相时直肠前壁与阴道后壁分离,深度达直肠阴道隔上1/3以下,其间隙可见腹膜、脂肪或肠管,或Douglas陷过度下降达PCL以下。会阴脱垂时肛直肠结合部原本或在加压力排时下降至PCL线以下>5 cm。
盆底器官脱垂分期:轻度,最大盆腔用力相盆底器官位于PCL下<3 cm;中度,最大盆腔用力相盆底器官位于PCL下3~6 cm;重度,最大盆腔用力相盆底器官位于PCL下>6 cm。
直肠前膨出分3度:轻度——最大盆腔用力直肠前壁向前呈囊袋状突出,其深度超过正常直肠前壁边界以远的垂直距离<2.0 cm;中度——最大盆腔用力直肠前壁向前呈囊袋状突出,其深度超过正常直肠前壁边界以远的垂直距离2.0~4.0cm;重度——最大盆腔用力直肠前壁向前呈囊袋状突出,其深度超过正常直肠前壁边界以远的垂直距离>4.0 cm。
(2)2000年,Singh等认为临床上诊断盆底器官脱垂分期常用的标志线是处女膜缘,与PCL处在盆底不同水平,使MRI诊断的器官脱垂不能和临床相对应,进而提出用耻骨中线(midpubic line,MPL)替代PCL作为盆底器官脱垂诊断标志线。MPL为经正中耻骨连合的纵轴,观察各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即测量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位置各点至MPL纵垂线的距离。
健康人盆底静息相时盆腔脏器均位于MPL以上,盆腔最大用力相,各盆腔脏器仍位于MPL以上。膀胱颈位于MPL以上约为2 cm,下降值≤0.5 cm。阴道穹隆约为于MPL以上5.5 cm。肛直肠连接部位于MPL以上约为2 cm。
评价盆底松弛程度H线(从耻骨联合下缘延续到肛直肠结合部后壁,大部分学者使用肛管近端与直肠下端后部的耻骨直肠肌压迹中点作为肛直肠结合部的标记)≤5 cm,代表了泌尿生殖裂孔的前后径。
M线(从H线的末端向PCL做垂线)≤2 cm,表示泌尿生殖裂孔相对于PCL的下降程度。盆底松弛患者H线及M线值增加,即泌尿生殖裂孔增大,盆底位置降低。
在评价前盆腔和中盆腔脱垂时所用的解剖标志大致相同,分别为膀胱底、膀胱颈和阴道穹隆及宫颈最远端。这些解剖标志在MRI中低于参考线(或参考线下l cm),即诊断为膀脱垂和子宫脱垂。相反,对于后盆腔直肠脱垂和肠脱垂的诊断定义则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定义来评价直肠脱垂,一种是直肠前壁脱垂最远端位置低于参考线,另一种是测量直肠前壁脱垂部位超出参考线的范围大。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定义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有文献指出,在MRI图像上测量PCL与脏器脱垂程度的关系可能更加科学客观。考虑MRI结果与临床诊断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体位的差异,身体检查时患者为膀胱截石位,MRI检查时为平卧位,体位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2)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最大屏气排便动作时,可能担心大便失禁,而导致排便同时收缩肛门从而影响检查结果;(3)直肠等器官因含气或存在粪便导致信号对比欠清晰,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因此,PCL作为MRI诊断阴道后壁脱垂的标准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
虽然dMRI是最目前最有前景的POP辅助诊断手段,然而其却缺少适当的有效性,并且所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并不是很多,不同研究之间亦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尚还没有一种参考线能够显现出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仍需要MR工作者与临床医生携手合作、同达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