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详解烧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责任编辑:胡骏
2015-08-29 09:30

医学指导: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李玲主任。

烧伤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气、热油、化学物质、光、电以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等造成的损伤。在烧伤救治的过程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而且可以缓解肥厚性瘢痕的形成和关节的挛缩,减少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的阶段性

1急性期: 预防感染 消肿 止痛 促进创面的愈合

2恢复期:缓解肥厚性瘢痕的形成 关节的挛缩 恢复正常的肢 体功能

3现代康复理论: 康复治疗应该受伤当日开始 康复贯穿整个烧伤治疗的全过程

烧伤早期的康复治疗

1冷疗

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冷敷创面,以减轻疼痛,减少渗出,防止热力继续损伤。温度以5°- 10℃为宜,时间为30- 60min,甚至数小时,适合于小面积或较浅的烫伤。

2疼痛的控制

疼痛控制基线,镇痛药及一些缓释型麻醉药等;激光疗法,低强度磁疗。

3水肿的处理

严重烧伤患者常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并且水肿会加剧组织的烧伤深度。就应该选择促进水肿回流;促进淋巴回流系统功能的康复治疗。如抬高四肢、运动训练。

4预防和治疗感染

●超短波疗法

●紫外线疗法

●电光浴、红外线照射疗法

5体位的摆放

从受伤后第一天开始就应该保持抗挛缩体位。

6夹板治疗

7运动训练

●运动作用:预防关节的强直僵硬、增强肌力、增加心肺功能

●运动方式:从烧伤第一天开始就应该行主被动活动,常见的被动活动的方法有按摩、推拿、牵拉等,借助各种弹力性支具,如各种手指支具,小口开大器等。

烧伤中后期的康复治疗

烧伤后期 此阶段创面已基本愈合,主要存在瘢痕增生、粘连、疼痛,以及关节挛缩、肌力低下等肢体功能障碍。物理因子治疗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消肿止痛等,并且对已形成的疤痕还具有治疗作用。

1磁疗法

对患部用旋磁法、贴磁法或脉冲电磁法均可,可促进瘢痕软化,且有止痒、止痛作用。

2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

具有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消除慢性炎症的作用。用5 - 10%碘化钾直流电阴极导入,若治疗部位在四肢末端则用槽浴法(碘化钾溶液浓度为1 - 2%)

3音频电疗

有止痛、止痒、消炎、消肿、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4蜡疗

蜡疗的温热作用及机械压迫作用,具有松解粘连,软化瘢痕,促进炎症消散,消肿,以及润滑皮肤的作用。

5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具有软化瘢痕及镇痛的作用,结合冰疗对瘢痕组织镇痛效果较好。

6矿泉浴

矿泉水浴对瘢痕的软化,功能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7压力疗法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力服、弹力套以及弹力绷带。

8运动疗法

循序渐进的从局部开始,逐步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强度。首先是床上运动,训练翻身,抬头,转头能力,肢体ROM,其次是坐起,站立,步行以及上下楼梯,最后是独立活动。

9作业疗法

当患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时,应适时增加作业治疗训练,重点是手部精细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洗漱、穿衣、进餐、大小便处理、移乘等训练。同时进行必要的就业前的职业训练,训练与工作相关的各项操作技能等。

10心理康复

●在抢救期,帮助患者睡眠,缓解疼痛,与患者家属沟通等。

●在恢复期,会出现抑郁(23-61%),焦虑(13-47%),创伤后应激紊乱(30%)等负性情绪。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心理咨询,疼痛缓解等。

●重返社会期,心理治疗主要为各种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团体支持等。

11职业疗法

最大限度的恢复或增强工伤工人重返工作的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