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寄语·传承
抗战时期,我院护士张喆与上级失去联系一年多时间。为了让伤员不饿肚子,她白天沿街讨饭,晚上治疗,救治了80多名伤员,被晋察冀军区表彰为“模范护士”。我认为,是坚定的信仰给了她前行的力量。我要像她那样,为了信仰矢志不移,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
——护士 赵颖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院“特等功臣”崔志英担负重伤员护理任务。面对敌机轰炸,她毫不犹豫地扑到伤员身上,用柔弱的身躯掩护了伤员的安全。作为一名和平时期的护理工作者,坚决不能忘记姓军为兵的职责宗旨,倾心为部队官兵服务,努力争当服务保障战斗力的尖兵和先锋。
——护士长 梁霞
“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这是我院心胸外科老主任石磊恪守了一辈子的从医之道。离休后,经组织批准,他到老家河南省嵩县义务扶贫行医,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石磊和白求恩一样,都是我的榜样。我今年85岁了,可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自愿免费出门诊,救治更多病人。
——离休干部、眼科老主任 刘世钺
张笋是我院神经内科原副主任,两次远赴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投身跨国军演。被确诊为脑部胶质瘤后,为了救治更多患者,她将手术日期一推再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白求恩的影子。对她最好的纪念,就是像她那样行医做人,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切实用真诚真心、过硬技术和无私奉献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
——干部病房副主任医师 丁军
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
■钱晓虎
从太行老区到繁华都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始终践行着同一种精神——“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
时空穿越,本色不改。70多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英雄辈出:宁可自己讨饭也要让伤员吃饱的“模范护士”张喆,炸弹飞来时扑到伤员身上的“特等功臣”崔志英,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遗体挽救生命的“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名字,不断丰富着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内涵,白求恩精神就像一座无言的丰碑,矗立在广大医护人员心中。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今天,我们重温抗战烽火、重学白求恩精神,就是要对照白求恩精神深挖思想根源、找准问题症结,激励医疗战线广大官兵牢记姓军为兵、服务人民的宗旨,自觉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强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