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精神引领我们前行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虎 武元晋 特约记者 丁顺国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08-03 04:26

使命如山:把救护所设在离炮火最近的地方

骄阳下,臂戴“红十字”的医护人员行动迅速、熟练,一顿饭的功夫,10余顶帐篷、数台车载方舱已完全展开,对讲机中相继传出各组“开设完毕”的报告口令。伴随着警笛声渐近,几辆救护车呼啸而至。“前线运送伤员10名,立即组织救治……”一系列演练一气呵成。

这是2013年“全军机动卫勤力量建设检验评估”现场的一幕,作为这次全军首批、北京军区首个接受总部评估的单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两支野战医疗队伍以完善的战备基础设施、高效的应急出动能力、熟练的战场救护行动,令观摩的评估组成员频频点头。

演练的成功并不偶然。该院领导介绍说,他们在平时训练中已经针对现代作战突发性强、机动快的特点,将庞大的野战医疗所“化整为零”,制定完善保障不同兵种、不同专业部队的方案;战场救护训练内容和标准细化到科室,机动卫勤力量在带战术背景的专科救治技术训练中已经形成战时救护思维和行为习惯;战备物资优化改造为便于随时出动的野战物资箱组,实现“一推就装、一提就走、一放就用”。

一切为战斗力服务,始终是这所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部队医院执着不变的追求。抗战时期,哪里有枪声他们就到哪里去,救死于枪林之下,扶伤于炮火之中。1938年冬,八路军第120师进入冀中同日军作战,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立即抽调18名医护人员组成“东征医疗队”配合作战。到1939年6月下旬,先后参加了留韩村、宋家庄等多场战斗的战场救护工作,行军1504公里,建立手术室包扎所73处,开展战地手术315次。

军医,首先是一名军人。1987年7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作为军区医德医风建设试点单位,总结的经验被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联合转发,并在全军首次提出了“姓军为兵”的说法。多年后,这一说法成为全军联勤部队的根本宗旨。

“医疗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专业化,医院楼越来越高、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但不能离兵越来越远。”这是白求恩传人的共同心声。

去年5月以来,该院15名科主任分3批下到一线部队当兵锻炼。他们佩戴列兵军衔编入战斗班排,与官兵一起跟班操课、站岗执勤,把诊台设在操场边、炮位前、宿舍里,面对面解难,融入式服务,不断增进与官兵的感情。

开展“青年军医进军营”巡诊活动,深入大山深处的仓库、哨所和驻训点,探索医疗支援新模式;抽调专家骨干与作战部队在训练场联训联保……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用姓军为兵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部队的信任,很多战士发自内心地说:“看到‘白求恩’,心里就踏实!”

攀登不止:把创新的目光聚焦于战场亟需

2012年1月,一项形成头颈部外科创伤治疗新模式的科研成果——《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救治技术平台和策略的建立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历经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几代人近20年的接力攻关,这项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救治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有人问及这一成果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时,该课题主研人、医院副院长李晓明回答:“科研立项之初就是面向战场,现在我考虑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把成果应用于战场。”

时针拨回1939年,带领医疗队转战冀中的白求恩看到,春耕时节,农民用毛驴向耕地送粪的粪驮子又好装又好卸,他马上利用粪驮子的原理,做成一副箱子,放在驴背上搬运药品和医疗器械,更好地适应了游击战的需要。很快,被他取名为“卢沟桥”的药驮子大量投入使用。这种药驮子不仅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置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而且取下后放在地上,上面加一块门板就成了手术台,非常方便。

两个镜头,跨越了70多年的时空,折射出的却是这所医院永恒不变的传统和追求——科研创新首先是为了保障战场打赢。近年来,该医院结合遂行重大任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先后有100余项科研课题中标,5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有效提升了医院卫勤保障能力。

在一次信息化条件下卫勤演练中,原院长侯艳宁发现,许多战创伤由于救治不及时而诱发感染。经深入研究,她申报的“战场创伤速效镇痛止血抗感染复方涂膜剂”课题很快入选全军科技攻关项目。

未来战场官兵伤情种类多、损伤程度大,野战医院携行的储血装置难以保障战场需要。输血科副主任王更银研制出的“野战条件下血液保障操作箱组”,填补了我军野战血液保障装备的空白。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当年在恶劣的战场条件下,白求恩创新出直接输血法、13步消毒法等技术,让无数伤病员重返战场。如今,该院传承着这样的科研创新精神,从担负的重大任务中发现、收集科研课题,依托重大任务“孵化”科研成果,再将创新成果运用到部队保障一线,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保障水平努力攀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