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精神引领我们前行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虎 武元晋 特约记者 丁顺国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08-03 04:26

单位名片

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亲手创建并工作过的医院,其前身是1937年11月7日成立的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1940年1月5日,医院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抗战中,这所医院转战于晋察冀,战斗在最前线,救治伤病员1163万余人次,协助白求恩学校培养医务干部1500余人,是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中心。和平建设时期,医院牢记“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抗击非典、国际维和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先后涌现出“战斗英雄”邢竹林、“特等功臣”崔志英等百名功臣英模,以及“新时期的白求恩”石磊、“勤政廉政好院长”侯艳宁、“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和“时代先锋”白求恩医疗队等重大典型,成为我军卫勤战线的一面旗帜。

1938年初,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年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带领医疗队活跃在山西、河北两省,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在一次抢救伤员时,白求恩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献出了宝贵生命。70多年岁月积淀、历史传承,白求恩留下的崇高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已化作一种风范、一种传统,持久激励着医院广大医护人员为党的医疗事业不懈奋斗。

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跟随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医疗队,一起去探寻他们从太行深处一路走来留下的串串印记……

本色依旧:把老区军民的疾患冷暖揣在心窝

在乡村卫生院里摆起一排桌子,把儿科、妇产科、骨科、泌尿科等牌子摆放整齐,刚刚抵达的白求恩医疗队队员们,就开始忙着为前来就诊的老区群众诊病情、发药品……

银山口村、牛眼沟村、黄石口村……在太行山区一个个偏远的小山村,白求恩医疗队进深山、走乡村、入农户,展开诊台倾心服务的场景一次次温暖着老区群众的心。

“巡诊也是寻根,服务就是‘要务’。老区是白求恩精神的源头,也是医疗队的精神‘钙库’。在这里,医疗服务传递着党的温暖,这是对‘感情根系’的维护,也是对‘信仰水土’的加固。”谈及9年来在太行山接续不断的巡诊帮带,医疗队领导如是说。

回望从抗日硝烟中走来的岁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护人员的心,始终紧紧与太行老区这方热土、和这里朴实的人民连在一起。1937年11月7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前身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成立,虽然当时只有70多名工作人员,但收容伤病员最多时竟达到1600多人。

“那时群众的农家院落就是医院,百姓的炕头就是伤员的病床。”院长吴广礼告诉记者。为解决战伤急救用血紧缺的难题,晋察冀军民组成了150余人的志愿输血队,有力保证了手术用血。

牛眼沟村,河北唐县的一个小村庄。1939年9月,白求恩带领医疗队来到村里,把这里当作后方医院,给战士们疗伤,为乡亲们治病。白求恩的药房就设在村民崔桂英家的一间厢房里。当时,崔桂英胃痛得厉害,白求恩为她配了一碗汤药,治好了她的病。2014年,白求恩医疗队的5名队员来到老人家里,在炕头为她检查身体。神经内科退休老主任冯连元帮她脱掉袜子,超声科医生张荣心把彩超设备搬到炕头,检查完后医疗队又给老人送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已经95岁高龄的崔桂英老人说:“你们还像当年白大夫一样亲!” 

据介绍,近年来,白求恩医疗队的足迹遍布河北、山西50多个县、400多个乡镇,累计行程10万多公里,免费为老区军民看病治病16万多人次,与100多个基层卫生机构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培训卫生骨干1700多人次,也为老区留下了一支支不走的医疗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