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来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微信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06-18 09:46
 

6月13日,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盛大开幕,本次会议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世界卒中组织(WSO)、InterventionalNeurology杂志联合主办。

 

医院史兆荣院长出席会议并为开幕式致辞。中国科学院杨雄里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Liebeskind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Vitor Mendes Pereira教授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蒲传强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了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本届论坛共有近千余名代表参会,覆盖了国内外神经内科方面的权威与专家学者。设立了脑卒中热点论坛、神经介入诊疗论坛、国际会场、转化医学论坛、护理论坛等多个学术专场。交流涉及神经病学、血管介入、药学、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为学术界的先驱提供了一个授业解惑的途径,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本次会议百家争鸣,为与会者呈上一席丰富的思想盛宴。中国工程院杨雄里院士分析了神经科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取得的重大进展,提出了脑科学在所谓的介观(介于两者之间的过程),即神经细胞通过怎样的活动实现机体的功能,还尚不明确。杨院士指出新技术的产生,会推动这项工作的进程,将成为未来整个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卒中中心主任David S Liebeskind从侧枝组学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脑血管病的系统生物学。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刘新峰教授进行了题为:"急性卒中的介入治疗——我们该如何实施"的专题报告。刘新峰教授指出目前7项临床试验证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如何将阳性结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将是接下来10年的挑战,并重点聚焦了急性卒中早期治疗的两个关键---高效的临床路径与时间压缩策略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基本保障。同时,刘新峰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及南总模式的实践,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治水平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2004年创办至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目前,该系列会议已成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的脑血管病专业会议。回首过往,我们欣喜地看到,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刘新峰教授等专家的周密策划和精心组织下,在国内外专家和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地发挥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希望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继续为提高我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