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固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错误地喝牛奶也会伤身的哦。下面的几个喝牛奶误区,你中招了没?
1 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如果孩子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2 误区二:牛奶越甜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但最好加蔗糖,易于吸收,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加热时不要加糖,要晾到温热时再加。
3 误区三:添加果汁增加风味
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4 误区四:牛奶兑米汤增加营养
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中的淀粉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发育迟缓,体弱多病。
5 误区五:牛奶必须煮沸
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