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张旭:拯救生命  医者最大的人生价值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吴敏责任编辑:张曦晛2015-05-14 08:08

拯救生命:医者最大的人生价值

记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旭

■本报记者 吴 敏

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家863计划微创技术首席科学家、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旭已成功完成1万例腹腔镜手术;他先后创新32种腹腔镜手术术式,部分术式还被写入美国医学教科书。20余年来,张旭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中国张”新术式,在泌尿外科医学技术前沿的探索上取得显著成绩。

1 1989年,张旭获得硕士学位,留在武汉同济医院工作。10年后,这个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并勇于实践的年轻医生成长为副教授。

传统泌尿外科开放手术需要在患者腰腹部切开20-30厘米的创口,有时还需切掉一根肋骨。怎样才能在除疴祛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张旭将目光投向国际医学前沿技术。

尽管张旭已精通传统开放手术技术,但了解到微创腹腔镜手术已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他决定出国学习。

为了学习前景未明的技术而放弃竞争激烈的国内医学平台,不少人听说后好言相劝,要他看清舍之多与得之少。张旭却毅然选择飞赴德国,在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曾被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称赞“极具手术天分”的张旭,在德国学习期间多次被老师挽留。面对国外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他第二次选择了舍弃,学习期满立即归国。归国后,张旭凭借精湛的技术晋升教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8年,解放军总医院的邀请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离开同济医院,对于张旭来说,意味着离开打拼了近20年的平台。

面对选择,张旭的人生天平第三次倾斜于舍。他穿上军装,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他说:“真正的医者,拯救生命就是获得最大的人生价值。舍与得的唯一标准,是看能否医治更多的患者。”

2 多年来,尽管学术和行政事务缠身,张旭仍保持日均3至5台的手术量。他常说:“对患者和颜悦色、不收红包,这是为医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然而,更高层次的医德,体现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质量,以术积德、造福患者。”

张旭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将大手术变小手术、高危手术变安全手术、复杂手术变简单手术。他在国外学习的是欧美泌尿外科通行的腹腔镜术式,从腹腔开孔优点是腹腔内的解剖标志比较明显、操作空间大,缺点是必须经过肠、胰腺等脏器才能达到位于腹膜后的肾脏和肾上腺,容易造成新的损伤,出现并发症。

张旭发现通过提高手术技术的熟练度和精确度,无法从源头解决并发症的隐患后,决定另辟新路。他从腹腔镜体外模拟训练和动物实验开始,重新认识腹腔镜下解剖结构,设计腹腔镜手术步骤。没过多久,他就成功地实施了从后腹膜腔入路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这是一套与欧美传统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和手术模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不久前,一位年近九旬的患者前来就医。老人恶性肿瘤多处转移,身体极为虚弱。张旭将创伤大手术变成了微创手术:30厘米长的切口减小到3个小孔,手术时间从2到4个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愈合休养期从3个月到半年时间缩短为2周,不仅治愈了老人的病,还最大限度为其减少了痛苦。

3 微创手术始于西方,但张旭创造的腹膜后腹腔镜术式,被写进美国泌尿外科医学教科书。自2003年始,他10余次在欧洲腹腔镜大会及亚洲泌尿外科大会上做手术演示,被称为“中国微创泌尿外科领跑人”。

2010年,欧洲腹腔镜大会。打孔、切割、止血、缝合……大屏幕上,张旭精准地分离粘连、定位解剖层面、显露并完整切除肿瘤,整台手术行云流水,仅用1小时就完成。在他的努力下,2013年欧洲腹腔镜大会成功在中国举办,这是欧洲腹腔镜大会第一次走出欧洲在亚洲举办。

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泌尿微创手术看似小,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为了让这“小”手术走向更大的天地,张旭每年都要多次举办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卫星多点直播及语音互动会议。会场内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医生紧盯着大屏幕,同步学习观摩张旭的手术全程。手术结束,他还对各种技术难点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宁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要把造福百姓的新技术推广到全国。”张旭不遗余力地推广新技术,还创办了《微创泌尿外科》杂志,众多患者受惠于此。如今,全国各地的不少基层医院都能开展不同难度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