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医院新闻 >>正文

二炮总医院儿科护理组:和风细雨护“幼苗”

来源:二炮总医院作者:彭雪征 莫鹏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04-20 10:32

“阿姨,你别走,我怕疼。”4岁的珠珠拉着护士长李士芝的手不愿放开。李士芝把珠珠抱在怀里,孩子安静了。这一幕上演在二炮总医院儿科的病房里。而这样的情景是她们护理组每天都要经历的。

“护士们对孩子就像妈妈一样,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服务质量我们都十分满意……”这是家长对二炮总医院儿科护理组共同的评价。

二炮总医院儿科是一个特殊科室,面对的都是一些孩子,最小的只有几个月,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面对这些孩子,娴熟的技术只是一方面。而人性化的关爱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始终。没有一颗纯净的心和充满爱的胸怀,护理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而一些小细节就可以让每一个来到二炮总医院儿科住院的孩子有了回家的亲切感。病区张贴的“走进病房笑一笑、孩子床头站一站、孩子额头摸一摸、孩子小手摸一摸、怕生婴儿逗一逗、时间允许抱一抱、生活不便帮一帮”的卡通画,首先让孩子消除了警戒;把自己介绍给孩子,带他们在病区里看一看,将孩子的恐惧、陌生和疑惑,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消除了,赢得了家长和孩子的信赖。

无痛而娴熟的“一针见血”是对孩子消除恐惧的最好方法。而孩子血管细,护士们大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践经验,扎针难免会有失误。每当这时,护士就会说:“不好意思,让宝宝受疼了!”“宝宝今天受苦了!”。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疙瘩,”每当看到护士扎不成功时,有些家长就会破口大骂。

为了提高穿刺技术,护士长李士芝带领护士们利用双休日到北京儿童医院观摩学习静脉穿刺技术,回来后护士们就在自己皮肤上训练找血管,忍受针刺带来的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护士们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她们对小儿头皮留置针的穿刺和小儿头皮针穿刺固定方法加以改进,利用家兔苦练穿刺技术,一有时间就在免子耳朵找血管,有时要练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儿科护理技术水平很快就得到了明显提高,一针穿刺率赢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同。有一个叫做小伟的孩子让护士们记忆犹新。她才两岁,由于发高烧、胸闷、呕吐不止来到医院,她一见针头就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肯扎,父母想尽了招都不管用。护士宋蕾五次到病房给小伟讲故事,特意为她买了一些玩具,还同她一起唱歌,后来,小伟终于安静了,宋蕾扎下第一针就取得了成功,父母激动地说:“护士,你可帮了我们大忙!”

小儿先天性脑瘫是一种常见病,临床常见症状为肢体功能障碍、智力差、易惊、言语表述差等,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灵上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有些家长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对脑瘫的护理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7岁男孩小光因70天时发烧而导致脑瘫不能独立行走,家长整天闷闷不乐,而且脾气也不好,经常发一些无名火。护士们亲自为小光做头针、体针、体疗、按摩、理疗、语言等一系列功能训练,对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耐心细致的解释,特别是以往手术成功的病例,护士对家长现身说教,很快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充分调动了家属的积极性,使患儿及家长树立起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护士们为小光买来了卡通连环画和一个录音机播放儿童歌曲,有一时间,还给小光讲故事,做游戏,经过护士们的精心护理,半年后,小终于甩掉了妈妈的手,自己一个人走出了儿科康复中心病房的大门。对于痉挛型的患儿,护士们嘱咐家长抱孩子时不能直着抱,应骑在腿上或腰部;睡觉时将孩子的两侧肩胛骨垫起来或让其侧卧;与孩子说话时,采取与他平行的位置;喂水时从低处喂等方法,以达到抑制患儿异常姿势的目的,使康复训练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由于有些患儿的肢体术前长期处于强直状态,护士们耐心指导患儿正确的功能锻炼,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护理组在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的同时,更注意提高业务技术。在危重病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早产儿的护理上,她们协助医生成功治疗护理了一位胎龄不足30周的1.1KG、1.2KG的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提高了存活率。像对这类危重患儿,护士们在尽心抢救冶疗后,还在呼吸机的管道、监护仪的导线上贴上卡通画,在胶布上写上“I Love You”。让这些冰冷的仪器、没有生气的医疗器械变得温暖起来。而且在新生儿的动脉采血等一些较高难度的专科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病人的救冶赢得了时间。

护士们虽然年轻,却在这平凡而繁琐的岗位上学会了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她们懂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要从思想上转变。一天夜里两点多钟,一个高热而血管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需要输液,夜班护士王艺一下就在孩子的小脚上找到了一根很细小的血管,虽然穿刺成功了,但她担心家长没有固定的经验而导致输液失败,于是就说:“算了,我来固定吧,等输液完了再说。”就这样她一直抓紧孩子的小脚,一直等到凌晨4点输液结束。

尽管家长们对服务质量很满意,但护理组不仅仅满足于这些,在李护士长积极响应下,她们开展起了“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安全零差错,护患关系零距离”活动。在孩子从人院到出院,叫响了“热情接、细心问、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的口号。对哭闹不安的小孩会主动地先哄一哄,在输液时送上一张小贴画,贴在输液胶布上,随即小孩变得很乖,输液完了将小贴画揭下来贴到自己脑门上炫耀。护士们还准备了小红花,利用小孩爱表扬的心理作为奖励和鼓励,系在输液架上。“妈妈,今天打针我没哭,我得到小红花了。”在总医院住院的孩子与护士很快就建立了亲人般的关系,其乐融融。

儿科护理组就是用这样的一声声问候,一个个笑靥,一项项小小的举措,将孩子和自己连接起来,建立起了和谐、健康、向上的医患关系,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片明朗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