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医疗技术 >>正文

空军总医院:大面积褥疮患者如何治

来源:空军总医院作者:胡可纯责任编辑:胡骏2015-04-03 10:1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pressureulcers,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

1.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压疮(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mmHg左右,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则有缺血的现象)。

(2)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渍时,易发生压疮。

(3)剪力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1.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3)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2.临床分期

美国全国压疮顾问小组2007年最新分类

(1)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2)第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或麻木,持续30分钟不褪”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3)第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紫红、硬结、疼痛、水疱”,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4)第三期压疮浅度溃疡期——表皮破损、溃疡形成。典型特征: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5)第四期压疮坏死溃疡期——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骨面、感染扩展,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

(6)无法分期的压疮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

一般来说,创面周围伴有红、肿、热、痛局部炎症,如果还有化脓、恶臭症状者即可认定为局部感染征兆,伴发热则说明具有全身反应。

1.多见于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2.多发于骶骨、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

3.在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三步曲病理改变。

附:

空军总医院肿瘤内科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对一例患有糖尿病、脑梗塞、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的87岁高龄女性进行治疗,终于摆脱了褥疮的折磨。

去年8月,空军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了这位全身多处褥疮的高龄女性,入院时查体发现,她骶尾部的褥疮约12cmx15cm,深达肌肉层,表面覆盖厚厚的一层黄绿色分泌物,肩部、肋部、肘部、髋部、脚踝等受压处有10多处褥疮,有的表面覆盖灰白色腐肉,有的呈暗红色溃疡。

患者复杂而棘手的病情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主治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积极采用抗感染、控制血糖、加强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进展。护士长带领护理组仔细收集患者病史并进行评估,详细制定出符合该患者的护理计划,采用气垫床及各种护理用具保护皮肤,严格2小时翻身叩背1次,防止皮肤及创面破损。重点加强创面处理,每天进行换药至少2次,定期对褥疮进行测量,评估其创面大小、深度、组织形态等。根据不同的创面采用不同的换药方案,从清创、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开始,逐步改进,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治疗。患者从住院到最后褥疮痊愈,局部外用药及使用的敷料多达10余种。

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身上的褥疮逐渐减少、变小至消失,住院期间没有新发褥疮。护理人员在长期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和患者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患者每次看到护士的到来都会露出舒心的微笑,而护士们看到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也会欣喜不已,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价值感油然而生。

今年春节过后,患者骶尾部的最后一点创面彻底愈合。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效果十分满意,多次表示感谢,并惊叹这是他们“不敢想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