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奉献 甘当烧伤患者“守护神”

做医生的自豪莫过于技高一筹,活人无数。在40年的军旅医学生涯中,柴家科主任高超的医术无数次地在国家和人民的危难之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名声越来越大,他被点将出征参加全国性重大抢救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的是上级指派,有的是当地点名。云南森林大火、营口沥青爆炸、兰州火药燃烧、成都公交车爆燃、鞍山钢水喷爆……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谁也记不清有多少被火魔吞噬而濒临死亡的生灵,在柴家科及其团队的精心救治下奇迹般地得以生还。
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市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毒剂芥子气泄漏事件,数十人沾染中毒。在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柴家科临危受命,担任救治小组总指挥,面对“毒剂之王”,他不顾生命危险,和救治组成员一起深入救治现场,在最短时间内明确了病因,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了毒气的进一步扩散,及时挽救了中毒伤员的生命,稳定了社会恐慌的情绪,赢得同行和当地领导群众的赞誉。
2006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35名参战的森警官兵被烧伤,接到救治命令时,柴主任刚刚抵达山东烟台,主持即将召开的全国暨全军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他二话不说,安排好会议程序后,搭次日凌晨第一班飞机,辗转18个小时赶到救治一线指挥抢救,当晚就为17名伤员做了气管切开,经过一夜的努力,伤员伤情初步控制,但仍然危急,救火英雄的伤情就是军情,刻不容缓,关键时刻他又果断下定决心,力主将危重伤员转运至条件比较好的北京进行救治。长途跋涉数千公里,空陆联合转运一批35名危重烧伤伴有吸入性损伤的伤员,这在我国、我军甚至是世界烧伤医学史上都极为罕见,途中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救治功亏一篑!柴主任不顾安危,在他的亲自带领下,救治小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对空陆转运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周密的部署,甚至上下飞机的先后次序、患者如何摆放体位等途中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都反复思虑,确保伤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平时反复进行的军事卫勤应急保障演练显现了效果,在他的远程指挥下,远在北京的留守医护人员迅速有序地落实了转运方案,所有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安全转运至北京的病房接受治疗。此后的58小时内,他带领团队,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完成了27台大手术。此后的80天,他吃住在办公室和病房,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硬是将全部伤员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实现了胡锦涛主席提出的“零死亡、低伤残、早康复”的救治目标。期间他疲劳过度,牙龈发炎,半个脸肿得像个馒头,但仍不离火线。80多岁的老母亲来到北京家中,一直见不到儿子,最终也只是在办公室看了一眼满眼血丝的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