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烧伤脓毒症侵袭性感染组织切除等研究,国际烧伤学会前主席Herndon教授评价该措施对于严重烧伤救治非常重要,著名微生物学家Church教授评价为近50年来烧伤救治领域取得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进展之一。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01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0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对我国危重烧伤救治成功率长期位居国际领先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烧伤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创面,尽早封闭创面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而改善创面修复效果、减轻瘢痕形成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于大面积深度创面,异体皮+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公认的最有效的修复方法,但是异体皮的来源越来越受到限制,而且存在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传统猪皮制品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方法,在帮助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度过感染危机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猪皮制品抗原性强、组织相容性差,往往在创面愈合前即已溶脱,其创面保护效果远远不及异体皮。对于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是自体皮移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供皮区瘢痕难以避免。国内外有报道采用自体薄皮片(或称自体刃厚皮)加异体皮来源的去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虽可避免供区瘢痕,但同样也存在异体皮来源匮乏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柴主任带领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异种(猪)皮肤替代物的研究。经过历时15年的艰苦攻关,反复摸索,他们成功建立了可靠的选择性去细胞技术,研制出保留表皮的选择性去细胞猪皮,成功替代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动物实验和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临床试验显示,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的临床效果均相当于或优于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效果。他们发明了猪去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研制出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将其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烧伤切削痂创面以及整形瘢痕切除创面,取得了与异体去细胞真皮基质相同的修复效果,有效避免了供皮区瘢痕。他们发明了激光打孔加工去细胞真皮基质的技术,研制出激光微孔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使单位面积内真皮基质含量更丰富、分布更均匀,提高了创面修复质量。研制的去细胞真皮基质和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经过动物实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册检验、临床验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产品注册,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烧伤患者和整形患者30000余例,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系列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先后6次以特邀、Keynote Speaker、Overseas Faculty身份在国际烧伤大会、亚太烧伤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专题介绍中国在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发表于《Burns》等杂志,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和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尽管如此,柴家科说,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久性皮肤,他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汗腺、毛囊、皮脂腺以及色素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那将是对世界烧伤医学以及烧伤病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