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名医推介 >>正文

付小兵:和平年代的英雄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政治部电视宣传中心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01-21 11:11

作为我国创伤医学和组织修复再生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付小兵特别重视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积极为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他领导的群体先后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的团队中先后有4人次被评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银星”和“科技新星”。目前,付小兵及其研究群体已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付小兵当选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执委,连任6届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并同时担任《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 RepReg)、《国际创伤杂志》(IWJ)和《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J)的编委。

在国内,他发起组建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学组,参与主持召开了“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和工程院“炎症与修复”工程科技论坛等,推动我国再生医学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迅速发展。付小兵经常教导学生们说:“从事科学研究没有原创性的发现,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没有出路的。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果如果不应用于实践、造福于患者,也是没有出路的。”

谈到成绩,付小兵时刻把成长的环境、恩师和机遇挂在口头。从一开始从事创伤研究工作,刘萌秋、王正国、程天民、黎鳌、盛志勇等这些我国著名的创伤外科专家,几乎都先后指导过他的工作和学业,第三军医大学全军野战外科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中心,这两家我国创伤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给了他展翅逾越的环境。付小兵说:“机遇和环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我的机遇不错。但是,机遇只是一个人成长的条件之一,我们还要善于把握机遇,眼光放准。别人没学到的,你先学了;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就可能预示着成功。当然,我做的并非很好,只是党给了我许多荣誉,医院也给了我良好的科研环境。”

命运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付小兵的成功,与机遇、才智、思路、勤奋几方面,都息息相关,而其中才智和勤奋大概是最主要的因素。他常常说:“从事科学研究就像爬山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更多的却是孤独、寂寞与失败的痛苦。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够到达山峰的顶点和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快乐。”付小兵骨子里是个非常低调的人,他经常说,“成为院士,当然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一样,与获奖前或者当选院士之前有何差异。我还是我,需要继续努力,与老一代科学家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因此不会因为获得荣誉而癫狂。这是人生的新起点。”或许正是因为保持着这样的一颗平常心,付小兵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

付小兵常说:“生活和科研都像爬山。有人爬到了6000米,有人爬到了8000米,我希望自己坚持下去,爬到最高峰。成为院士,当然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一样,与获奖前或者当选院士之前有何差异。我还是我,需要继续努力,与老一代科学家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因此不会因为获得荣誉而癫狂。”

走进付小兵的办公室,满眼皆是书,看不到一张奖状或奖杯,据说他家里的墙上、柜子里也没有这些东西。他的生活不在荣誉中,而在笔记本上一条条密密麻麻、时间精确到分的工作计划中,在他每天穿梭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急切的脚步声里,在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新的国家重大课题中。“奖杯、荣誉是一种虚拟的东西,虽看得见却琢磨不到内在的美,人活着就应该把每一天当作新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