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名医推介 >>正文

付小兵:和平年代的英雄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政治部电视宣传中心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01-21 11:11

付小兵, 1960年8月生,1978年9月入伍,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10所大学客座教授。国家973创伤与组织再生项目和全军“十二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负责人,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UWHS)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专家、国家863主题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和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 Rep Reg)、《国际创伤杂志》(IWJ)、《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中国科学》(C辑)以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

一位身着白大衣的中年男子坐在显微镜前,后面围着五、六个学生。不时和蔼可亲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微笑,眼角边泛起岁月的沧桑。“看,这就是汗腺细胞”。这是付小兵院士带领学生做科研时的情景,也是本文的主人公,一位和平年代的英雄。

作为我国现代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他编著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关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的专著,对我国之后大规模地开展这项研究起到了先导、推动和促进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经他和其他青年学者倡议,并得到我国创伤学界黎鳌、盛志勇、程天民、王正国等前辈的大力支持,中华创伤学会组织修复学组正式成立,付小兵任首届学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参与主持召开了“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和工程院“炎症与修复”工程科技论坛等,推动我国再生医学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迅速发展。从此,我国现代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付小兵院士长期从事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获国家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9项资助。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10部,参加编著28部,在Lancet和其它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2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曾应邀赴美国、英国等12国讲学和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总后十大杰出青年”并荣立一等功,荣获“科技金星”等称号。2008年获得“国际创伤修复研究终身成就奖(LifetimeAchievementAward)”。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一、二、三等功共4次。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等研究生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