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使命驱使 叩问陌生
回国后,盛志勇的事业轨道一度和外科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沈克非相伴相随。沈克非,秉着“不为良相,宁为良医”的立世诺言,在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时,不理会其威逼利诱,拒绝赴台。上海解放后,沈克非领导的上海中山医院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继续担任该院院长兼外科主任的沈克非把盛志勇招到自己门下,和他一道完成陈毅市长交代的使命,治愈战争的创伤。
当时,战火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在中国的大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岛屿,仍有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在负隅顽抗,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盛志勇积极加入到了当时上海市的抗美援朝医疗队。一批批经治疗的伤病员走出医院,又有源源不断的新伤病员从战场上被送进医院,盛志勇他们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经他手术治疗的解放军伤员数不胜数,有炮弹炸伤的、烈火烧伤的,还有子弹穿伤的、刺刀扎伤的……面对那些遍体鳞伤的解放军战士,盛志勇如同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悬壶济世,普度众生,是盛志勇从小立下的志愿。
只要世界上依然有战争发生,就会有战争带来的伤痛。50年前,正是带着对战争的思考,盛志勇开始了他有关战争创伤、烧伤研究与治疗的军事医学生涯。
1952年初,中央军委在上海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把沈克非从中山医院调去当副院长。1953年,沈克非把盛志勇调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他们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实验外科学工作基地,这也是我军第一个野战外科实验基地。其任务是把战争中创伤、复合伤、止血作为重点科研课题。此外,他还承担国家科技规划中有关“组织保存与移植”门静脉高血压的治疗、肛门脱垂等外科课题,涉及基础理论、生物免疫等诸多领域。
盛志勇说,实验外科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临床必须依靠理论研究来提高;理论研究必须面向临床,在当时,就是面向战场,面向战争的多样化和残酷性。实验外科系组建后,盛志勇很快投入对火器伤、清创术的研究,以及对同种异体皮移植的研究和低容量性战(创)伤休克的研究等等。这些成为实验外科数十年来一直承担的重点研究课题。
1956年,沈克非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吴之理校长共同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急症外科医院,可称为目前全国创立急症外科学的先声。在急症外科医院,盛志勇担任骨关节创伤之外的外科急症的负责人,同时兼任第二军医大学局部解剖学手术和科学教研室主任。
盛志勇有一番既幽默又深刻的独白:人哪,永远是一种自寻烦恼的动物,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而渴望理想中的东西,而且一旦理想实现以后,他又不满足了。是啊,正是这种“自寻烦恼”,构成了人类不断前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