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军事理论创新质量效益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张西成责任编辑:杨红
2016-03-31 00:35

●军事理论建设,是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只有从基本概念入手,从基本知识抓起,军事理论创新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军事理论研究能不能真正见到实效,不仅取决于我们认知的程度和行动的力度,也取决于方法路径的选择。

●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如果整体设计不到位,力量布局不合理,不仅容易打乱仗,还会导致问题研究深不进去、实不下来。

 

习主席指出:“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学习贯彻习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审视当下我军军事理论研究现状,笔者从中产生了一些关于军事理论创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点滴思考。

军事理论创新应注重打牢基础

“欲其流长,必固其始”。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能凭空而来,要保持其长久生命力,必须注重固本清源,坚实根基。军事理论建设,是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只有从基本概念入手,从基本知识抓起,军事理论创新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实践证明,越是在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时候,越不可囫囵吞枣、急躁冒进,越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切地呼唤军事理论创新。与之相呼应,世界军事理论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进入了一个集中爆发的高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反映新的战争形态和建军模式的新概念、新观点、新学术集中涌现。对这些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的军事学说,我们要进行辩证分析、深入思考和比较鉴别,不能人云亦云;要对每一个问题的范畴作一个清晰的界定,不能似是而非;要追问名词术语出现的时机、背景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重点问题,了解一般问题,以便区分步骤和方法,理智地确定资源投入。

克劳塞维茨说过:“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可能清楚而顺利地研究问题。”对于一个新事物,热议是必然和必要的,但首先必须弄清它“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开始大谈伟大意义,大谈特点规律,大谈对策举措,刻意编造一些四六句,就容易把研究方向搞偏,也难以有效指导实践。

军事理论创新应注重贴近实际

习主席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开阔视野又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这一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了军事理论研究的时弊。当前我们的一些理论创新对上同决策脱节、对下同部队脱节、对外同对手脱节的问题,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有学者指出,强国的军队有三种形态,即现实中的军队、规划中的军队、观念中的军队。对于战区以下部队来说,规划中的军队需要关注、观念中的军队需要了解,而更多的则是要重视现实中的军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在针对性上求成效。研究问题应考虑工作任务因素,反对脱离工作、另搞一套的泛化式研究,提倡紧贴中心任务、结合工作实践选择研究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管用的措施办法,在研究中提高组织指导工作的能力,推动工作高效运转。要考虑本级职责因素,反对“上下一般粗”“一窝蜂”“大呼隆”的粗放式研究,提倡紧贴本级职责、结合岗位任务和职能选择研究课题,把本级的事、本单位的事搞清楚、弄明白,研究对策、完备方案。要考虑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的实践因素,反对人云亦云、玩名词概念、当“复印机”的“炒作”式研究,提倡啃硬骨头、打攻坚战,针对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开展研究,切实提高研究创新的实用价值。要考虑相关理论发展因素,反对凑热闹炒概念、寻章摘句凑篇幅、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表象化研究,提倡追踪前沿理论发展现状、立足自创填补空白的原创研究,确保理论研究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研究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进步、在空白领域有新建树。

军事理论创新应注重方式方法

要过创新关,方法是关键。毛泽东曾经用过河要有桥或船的形象比喻,深刻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当前,军事理论研究的热潮已经兴起,而能不能真正见到实效,不仅取决于我们认知的程度和行动的力度,也取决于方法路径的选择。

科学研究史表明,凡是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大都有自己科学而又独到的研究方法。比如,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就是这样。他把科研方面取得成功的秘诀总结为七步科学思维方法:一是剖析,二是提问,三是博采,四是思考,五是立案,六是求解,七是应用。也就是说,不能深刻地剖析旧理论,就很难发现旧理论的局限性所在,从而也就很难打开研究新理论的突破口;不善于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也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从而也就无法把握事物的要害;不能全面地掌握所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现状,找不到学术研究的前沿所在,认识就只能停留在低层次徘徊;缺少反复深入地思考,既不能对各种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也难以通过严密的论证抽象概括出应有的结论;提不出严谨周密的研究方案,充分而严格的论证过程就无从展开;离开了精确细致的求解过程,深化认识、升华理论也只能是一句空话;研究成果如果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就无法有效地判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剖析、提问、博采、思考、立案、求解、应用”这七个方面,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越过,哪一个过程都需尽最大努力做好,不能搞“三步并作两步”的跨越式速成。在当今的研究领域,有些人想获取学术研究的荣誉,但又下不了苦功夫。有的人既不具备“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静气,又缺乏“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而是热衷于搞那些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东西。如果不能克服这些现象,必将对我们的军事学术研究造成不利的影响。

军事理论创新应注重系统规划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如果整体设计不到位,力量布局不合理,就容易陷入打乱仗的混乱局面。

对于当前军事理论研究不深不透的问题,各级都深有同感,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研究创新规划。搞研究,要么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要么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么是小官说大话,大官做小文章。研究的内容,要么把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问题搞丢了,要么都往一条道上挤,结果导致都在浅表层面徘徊,或者都在那里“炒剩饭”“翻烧饼”,难以深进去、实下来。认识形成系统,才能揭示规律;理论形成体系,才能指导实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用工程化的思维方法,将总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分解细化,确定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再根据所属单位和部门职能特长,分别赋予任务,并明确标准要求,划定时间节点,分头组织攻关,同步展开研究,使所有“部件”都能在一个发动机的牵引下有序运转。在标准要求上,强调既要有观点、又要有落点,既要有想法、又要有办法,既要有思路、又要有落实的套路。不追求面面俱到,哪怕在某一方面给人以启发,拿出了某个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意见,都是好成果,都是为推进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做出了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