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正处在二十多岁人生最美好的时候,赶上了好时代,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但你们要知道,当下美好的生活,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付出而得来的,多少革命先辈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1941年9月,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应对日寇对华北地区的大规模扫荡,为了争取部队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在执行掩护任务中壮烈牺牲,班长马宝玉牺牲时年仅21岁,副班长葛振林23岁,宋学义22岁,胡德林19岁,胡福才年仅18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和你们一样的同龄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还有在抗美援朝时,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身体堵抢眼的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2岁,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亲爱的新战友们,虽然年代不同,但意志品质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那个年代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军人的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亲爱的新战友们,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年代并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所谓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汶川地震、鲁甸泥石流、天津港大爆炸等重大灾难来临时,和你们同龄的新一代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留下了属于这个时代最美的背影。
亲爱的新战友们,人生最怕的是失去前进的方向。伟人们年轻时都曾立下为国家民族复兴奋斗的远大志向,开国领袖毛泽东17岁离家时对父母承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3岁的朱德离开家乡,去云南寻找救国道路而从军时写到:“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电视剧《血色浪漫》里钟跃民曾说:“一个人有很多种谋生的方式,但绝不能把当兵当成谋生的手段,军人不是混饭吃的职业。”我都感受很深。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阶段,却唯有从军报国的志向不可置换,人的一生会有无数回忆,也只有当兵的记忆最珍贵。虽然我快当了一辈子兵,但还觉得没当够,假如让我今天脱下这身军装,我也和新战友说句心里话,“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