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斋,原名邓少文,1901年7月18日出生于河南许昌县城关镇一个工人家庭。早年在白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继而投身苏区革命斗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处长、经理部部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省工农民主政府财委会主席兼工农银行行长、造币厂厂长等职。郑义斋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红色理财专家,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3月14日,郑义斋在石窝山战斗中牺牲。
郑义斋(图片来自网络)
从学徒工到红色经理
郑义斋幼年靠父亲挑货郎担子,走乡串户,做本小利薄的生意,艰苦度日。有时靠母亲纺线织布,换点零钱解燃眉之急。8岁时,郑义斋在私塾断断续续读了4年书。禀性聪颖、刻苦好学的他,受到老师喜欢。
1913年,许昌遭遇大水,12岁的郑义斋到一个资本家商号当学徒,受尽苦难,痛恨黑暗社会,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后来到许昌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参加了京汉铁路大罢工,被资本家开除出厂,托人介绍,到京汉铁路当客车检票员。
在党的教育下,郑义斋产生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恢笼罩全国,革命转入低潮。郑义斋利用列车检票员之便,掩护地下工作人员,协助运送枪支弹药。他对党忠诚,革命坚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郑义斋入党后不久,被调往上海中央机关做地下交通工作。1930年春,党组织让他在上海我党开办的“义斋钱庄”任经理。这时,他将原名邓少文改为郑义斋。他的公开身份是“经理”,对内负责交通工作。在钱庄的两年间,他不畏艰险,闯关越险,多次风尘仆仆来往于上海、天津、北京、大连、青岛等地,为党筹集经费,在白区他不计个人得失、安危,兢兢业业工作,机智勇敢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红军的好后勤
1932年春,郑义斋根据党的批示,由上海前往鄂豫皖苏区工作。动身前,他把党的重要文件秘写在内衣上,带到了苏区。
郑义斋到苏区后,任省工农民主政府财政委员会主席兼工农银行行长,并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处长。不久,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为保卫苏区而英勇战斗,前方需要不断补充各种物资。郑义斋积极组织力量,多方筹集粮食、衣物、资金、军火及医药用品等物资,供给作战的红军,为打击消灭敌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2年12月,郑义斋随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到四川省东北部通南巴一带。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和省工农民主政府相继成立。郑义斋任省财政委员会主席。12月,兼任省工农银行行长、四方面军经理部部长,同时兼兵工厂、造币厂厂长。四方面军忙于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吃饭、穿衣、用钱等后勤问题急待解决。那时,经理部所属单位众多,有粮秣科、军需科、军械科、制造科(后均改为处)和政治处,分管全军粮秣、被服、军火、财务等工作,但经理部只有他一个部长,没有政委、副部长,但他勇挑重担,知难而上,坚持不懈工作。
红军入川之初,吃粮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突出的问题。当时通、南、巴地处大巴山南麓,粮食产量低,军阀强迫农民大种鸦片烟,种粮面积减少,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劳动人民终年吃糠咽菜度日,红军筹粮困难。为解决粮食,他建议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一是打土豪,破仓取粮;二是采取军民开荒种粮,毁烟种粮,发展农业生产;三是号召群众捐粮,或派人到白区购粮;四是计划供粮、勤俭节约。几种方法,解决了部队吃粮问题。
为解决部队吃盐,郑义斋带供给部的同志下去调查、访问,发现哪里可能出盐,就组织群众打井取卤制盐,在通江东南打了几十口井,终于有三口井能出卤制盐,同时组织商人到白区购盐解决了部队吃盐问题。1933年8月,仪(陇)南(部)战役后,郑义斋立即带人奔赴南部,组织盐业工人为红军穷人多熬盐,仅半月时间,70多口盐井恢复生产,解决了军民食盐问题。
红四方面军到川北时,正值隆冬,长途转战,指战员穿的夹衣早已破烂不堪。红军穿衣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艰苦任务。郑义斋率经理部的同志分赴各师办被服厂,拆洗缝补破旧军衣。将战斗缴获的布匹、棉花等,为战士做新棉衣。1933年10月宣(汉)达(县)战役中,红军缴获了刘存厚在达且经营多年的被服厂、兵工厂、造币厂等全部机器,棉衣2万余套,棉布20万匹。红军组织人力,将机器和物资全部运到通江苦草坝、德汉城等地。郑义斋组织人员很快安装起来,投入生产,以供军需和民用。他还组织被服厂制作了大量衣服、鞋袜、帽、运往前方,为支持革命战争作出了贡献。
红军的武器弹药主要是靠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的,修理武器是经理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他组织修械厂工人分级负责修理。缴获刘存厚兵工厂后,向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工人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工人们日夜加班、生产的枪支弹药,保证了全军需要。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作为省苏维埃财政委员会主席的郑义斋,在发展苏区经济建设中,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保障了红军的物资供应,不愧为红军的好后勤。
廉洁奉公的楷模
郑义斋具有共产党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爱护同志,关心群众,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是他突出的特点。
郑义斋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生活上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这位掌握着红军财政大权、高大的河南汉子,常年穿着鄂豫皖根据地发的很不合身的旧衣服。他的一件灰布棉大衣,冷了,白天穿在身上,晚上当铺带盖,从鄂豫皖到川陕,穿了三四年,破了自己补了再用,别人都换了新的,他坚持不换,裤子也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丢掉。有的同志跟他开玩笑说:“你一个大部长,穿得补丁摞补丁,你不嫌寒伧,我们还嫌不好看呢。”郑义斋却笑着说:“现在是战争年代,不能图好看,要讲艰苦朴素,能凑合着穿就行了。它好处可多啦,能帮助我们联系群众。”
在个人生活上,他公私分明,从不以权谋私。郑义斋长期征战奔波,直到1934年4月,33岁才与红四方面军工兵营教导员杨文局结婚。当时苏区大力发展生产,农业获得丰收。通江红四方面军仓库里黑耳、猪肉、禽蛋、银耳、绸缎、珠宝等物资丰富。同志们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喜事,主张给他们办宴席庆贺。他说:“大战在即,前方战斗需物资供应。医院里住着那么多伤病员,急需物资补充营养,恢复健康,这些物资都是给伤病员和前方战士准备的,我怎么能用呢?”就是这位掌管着全军物资的经理部长,他说服妻子结婚从俭,结婚没花公家的一个铜板,没动用公家一点东西。婚事办得很简单,晚上吃的是伙房“食谱”原订的荞面疙瘩。郑义斋吃得津津有味,还开玩笑说:“我们吃的是‘喜沙’啊!”同志们为庆祝首长结婚,从山上采来野花、树枝,把经理部装扮了一番。在同志们的喜笑声中,新娘唱了《送郎当红军》,办了一个简朴的婚礼。杨文局本想结婚时买一件紫红色衬衣,他耐心劝说取消了。警卫员小曾见首长结婚还穿的是鄂豫鄂发的不合体的旧衣服,结婚应穿得体面一点,就到军需科给他领了一件衬衣衬裤。郑义斋批评说:“衣服是公家的财产,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谁想多领就领,那怎么行!我们虽然守着被服仓库,但这是受党的委托,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特别是我!”他和杨文局穿着部队发的军装,在同志们的庆贺中度过了难忘的婚礼。
郑义斋严格要求自己,对同志却十分关心、体贴。1934年春节,通江县苏维埃为慰劳红军,给经理部机关送一头肥猪,他指示机关只留一半,另一半送附近印刷厂工人过年。长征途中,一次军需处处长李世品感冒发高烧,饮食不进,每天用担架抬着行军。郑义斋去看望回来,把妻子杨文局坐月子没舍得吃完的一块红糖拿去给他冲水喝。过草地时,小战士李宗南患重病,郑义斋亲自给他端水送药,小李十分感动地说:“部长,你真好!”第二天,小李去世,他和同志将他掩埋好,特意栽上一棵青松,以寄托哀思。
郑义斋严于律已,关心同志,受到大家好评,大家都称他是让人放心的好管家。
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全部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郑长斋率领经理部,随部队行动,他很快组建三个兵站,随部队筹粮筹物,供给部队所需。长征途中,郑长斋时刻关心战士安全,时常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行军路上,自己很少骑马,把马让给伤病员或驮东西。过草地时,他一手牵马,一手拄棍,专在前面探路,发现沼泽地不能走,就用红布作记号,告诉大家不能走。每到宿营地,他都要亲自对水源和野菜进行调查,防止大家感染中毒,直到妥善处理后,他才去休息。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西路军,转战在河西走廊等地。郑义斋率总供给部及所属单位于10月26日夜渡过黄河,随即组织对部队进行供给。西路军在与敌浴血奋战的日子里,每到一地,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和劳累,深入群众调查、宣传,千方百计收购粮食、布匹和铜铁物资,组织随军工厂制作衣服、鞋袜,制造弹药送往前线。后来,西路军伤亡越来越大,后勤人员也要投入战斗,携带的设备大多损失、扔掉,郑义斋想尽方法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1937年1月21日,西路军在临泽县遭敌围攻,总部直属队一部驻在城内,郑义斋负责指挥。当时围城的马家军有五个多团的兵力,我军只有一个警卫连,敌我力量悬殊很大。郑义斋将所有后勤人员编成班、排、连,男同志守城,女同志负责做饭、救护伤员和运送弹药。郑义斋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敌人攻城时,他冒着枪林弹雨登上城头,鼓动、指挥战士用枪、矛、砖、石阻击敌人。
2月下旬,西路军在倪家营和三道柳沟等地被敌重兵围攻,弹尽粮绝,伤亡惨重,极度困难,不得不突围转移到祁连山麓。部队连伤病员在内不足三千人,总部遂于3月14日在石窝山召开了军政委员会。郑义斋感到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他将供给部原来分散保存的金子、银元集中起来,让妻子杨文局用针线缝牢实,打算参加会议时交给总指挥部。同时指出困难和失败是暂时的,革命一定成功,鼓励大家顽强战斗。
13日晚,一部分后勤人员露宿在森林里,冻得发抖。警卫员小曾捡来干柴点了一堆火,用小铁壶熬了点小米稀饭,给郑义斋盛了一小茶缸。他问:“大家都有吗?”小曾说:“都有”,他才喝下。他和杨文局思绪万千,怎么都和不上眼,想到郑这一去将成为诀别,不禁掉下眼泪。郑义斋劝慰她说:“文局啊,共产党员应坚强些,跌倒了不要紧,爬起来再干”。“一定要想法把孩子拉扯大,让他继承革命事业”。郑义斋心里清楚,这一去凶多吉少,他置个人生命于度外,决心为党的事业献身。
14日早上,郑义斋率领10余名警卫战士,带上包好的钱带,奔向总指挥部所在地。刚走出不远,就被敌人包围。郑义斋沉着应战,边打边指挥战士向山上撤,一次次击退追赶的敌人。增援的敌人不断增多,包围圈越来越小,郑义斋当机立断,命令小张驮上金子突围,并将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交给小张,代他交最后一次党费。他和战士奋力掩护,小张冲了出去,将经费安全送到总指挥部。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战士全部壮烈牺牲,郑义斋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