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瑶山有群兵亲戚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果志远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0-06-20 23:00

希望小学学生为武警官兵佩戴红领巾。

“快看,武警叔叔们又来看我们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共和希望小学,孩子们欢呼雀跃。原来,是武警官兵又带着礼物来看望他们了。

听共和希望小学校长介绍说:“基本隔上一两个月,他们都会到学校来看望孩子们。”

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茶山瑶、山子瑶、花篮瑶、盘瑶、坳瑶等五个支系的瑶族同胞。驻守在这里的武警金秀中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以实际行动支援瑶乡建设,被当地瑶族居民亲切称为“进山瑶”,意为瑶族的第六支系。

武警官兵与希望小学学生一起互动娱乐。

“爷爷奶奶,我们又来看您咯!”隔着老远,一声声呼唤传来。龚勤珍老人循声望去,顿时喜上眉梢,不远处武警官兵手上提着慰问品正朝小院走来。

“每逢春节、学雷锋日、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我们都会来这儿探亲,陪老人一起过节,平日的闲暇时间,也会过来看看……”四级警士长李统当兵十几年已经来过无数次,早已与老人熟识,他说,周末、节假日来这里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老人也经常逢人就说“这些兵娃儿真是比亲人还亲呢!”。

驻守在最美瑶乡,历经66年风雨,攒下数百项荣誉,中队先后被公安部授予“模范武装警察中队”荣誉称号,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武警部队授予“瑶乡爱民模范中队”荣誉称号,两次被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14次、连续19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先进)中队’,这支“进山瑶”为何誉满瑶山腹地?

武警官兵邀请驻地瑶族同胞到营区参观。

好传统,必须有强劲的生命力,中队官兵继承争先创优和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把驻地同胞的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

近年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让他们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始终牵动着中队官兵的心。自2013年以来,中队组织开展“手牵守,一起走”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官兵们采取“1+1、2+1、3+1”(一个干部、两名士官、三名义务兵帮扶一名学生)的方式先后与56名留守儿童牵手结亲,为孩子们送上礼物和学习生活用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亲情温暖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武警官兵理论宣讲员为驻地瑶族同胞宣讲党的政策。

不仅如此,每逢盛大会议,中队都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义务宣讲员,及时深入山乡瑶寨开展宣讲解读。前不久,全国“两会”召开后,中队专门成立了红肩章理论小分队深入瑶乡村寨,采取观看视频、现地宣讲、入户传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积极回应瑶乡群众关心的教育改革、医疗保障和社会养老等话题,使瑶乡群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两会”盛况和惠民政策,通过这个宣传影响,把党和政府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传递给更多的驻地群众。

几十年来,虽然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却始终以实际行动当好驻地瑶胞的“守护神”,村头寨尾,大家都知道这里住着一群“兵亲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