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教练:1600多篇训练日记里的“情”与“爱”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君宝、杨思琪责任编辑:张艺藐
2017-05-25 10:22

新华社哈尔滨5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王君宝 杨思琪)“我们每一天训练、生活,都有许多有趣可爱的小故事发生,记录下来不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有爱和关怀,有朝一日他们看到这些照片和文字时会兴奋地喊:‘瞧!那是糖糖、小豆包、阿民哥哥在东张西望呢!’”

这是短道速滑教练张杰写在她1600多篇训练日记前的序语。从2015年1月12日开始,几乎每一天,这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教练都在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描摹着与一群残障儿童的“情”与“爱”。

上世纪90年代,张杰连获两届世界大冬会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也曾在短道速滑世锦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作为七台河培养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张杰通过短道速滑训练帮助残障孩子康复,培养出三个冬季特奥会冠军,改变了这些残障孩子的未来。

如今除了荣誉,这一本本趣味横生又装满情感的训练日记,常成为45岁的她忙碌一天后,睡前的心灵漫步。

“今天你终于可以听懂一个滑冰术语,你也摔了无数个小腚墩,你学会了摆拾标志块……于是你大声呼唤我,寻找我,尽早与你分享激动幸福的一刻!”这是残障儿童第一次上冰后的两个月,张杰记录下的变化。

不同于训练正常队员,张杰面对的是听不懂术语、肢体僵硬、情绪不稳定的特殊群体,于是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她喜出望外,也令她更加意识到耐心教导与等待的重要性。“每次都把轮滑鞋带全部解开,穿鞋时再重新穿起系上。我的小一喜欢重复这样的作业,尽管我告诉他松开一点就好,可他,喜欢这样。”

看过日记的人,常会有不理解,“张杰,教残障孩子说好几遍也听不懂,你不着急么?”张杰说:“当时也着急、要崩溃,过一会就忘了。”身体力行也常成为她诠释“耐心”二字的方式。“我就只能一遍遍地示范动作给他们看,三个月教一个动作,回家常累得不行。”但她说,即便再累,也要躺在床上写几句日记,“就是为了记录变化,珍藏记忆,藏爱于心间”。

“或许我们的孩子不能集中精力,不能从内心与你正常沟通,但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诠释着对滑冰的热爱,尽全力理解体会模仿,我们击掌给他们鼓励,给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种子发芽,结出爱之花,后来孩子们总是以“妈妈”称呼张杰。“假日,小豆包又来了电话,‘教练妈妈,我想你了……’我和爱人驱车前去马场,那里有小豆包的等待和期盼。天有些阴,心却晴空一片,小豆包乐呵呵地,总是偷偷地笑呢。”

如今翻看着打印成“四大名著”般的四大本教学日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年多时间里张杰的经历。“小丁丁是第一个能蹲着滑的孩子”“阿民哥哥把鞋子晒好了”“站在特奥会冠军的领奖台,我们给萌萌哒掌声吧”。

张杰说,日记里大多都是琐碎的事。但从0到1600,从摔倒到冲过终点线,每一句略显“幼稚”的话语却精准且形象地表达着爱,也记录着残障儿童通过滑冰逐步康复的奇迹。

“喜悦的时刻——是终于学会了一个动作!是可以流利地说出三句话!”张杰认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冠军远没有康复重要,而爱是打开康复之门的密钥。

如今,日记中的爱在延续,日记中的主角也越来越多,队中孩子的增加令张杰高兴。她希望有朝一日,孩子们看到日记,会感觉到关心与爱从未离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