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实际上是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觉悟
谦虚是美德更是一种正确世界观
■吴 铭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崇尚。“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等格言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当追求个人价值成为时髦、“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颇为流行的时候,有的人觉得,谦虚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甚至认为谦虚是一种虚伪,个性张扬、恃才傲物才是真实可信的人格魅力。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谓谦虚,是指虚心,不自满,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不瞧不起别人。骄傲则与之相反,突出表现是自负自满,自我膨胀,目中无人。骄傲一般发生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学习和训练获得优异成绩,工作和事业取得骄人成果,往往容易使人产生骄傲情绪。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人是需要谦虚的,也必须谦虚。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没有终点。人生有涯知无涯。一个人不管怎样聪明博学,他的知识与人类整体的知识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人的已知与未知犹如一个圆,知道得越多,圆的面积越大,接触未知的东西就越多。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谁也不能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顶峰而趾高气扬。骄傲多半基于无知,狂妄通常缘于浅薄。谢觉哉曾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牛顿也说过,自己只是在海边拾到了几个贝壳的小孩,真理的大海还没有发现。我们在部队实际工作中取得的那点成绩,实在不应该成为骄傲的资本。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优长和不足。多样化的世界具有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集体都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和专长都有用武之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某些方面你可能比别人强,但谁都不是通才全才,别人总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引以为荣非常看重的东西,在他人眼里或许并不怎么重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什么时候都不能认为只有自己是最棒的。人各有所长,应该各得其所,不应该因为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而去轻视别人、鄙视别人,更不应该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只有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个人渺小,群众伟大,成就事业必须依靠组织和群众的力量。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成就国家和军队各项事业的真正英雄。个人的努力非常可贵,个人的创造性劳动作用重大。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个人的才华只有融入事业和集体之中,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个人离开社会和集体则往往一事无成。谦虚,实际上是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觉悟。懂得“沧海一粟莫自大,九牛一毫莫自夸”的道理,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平等谦恭待人,不至于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发展不止,变化无穷,停步不前就要落后于时代。世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国家和军队的各项事业,不断有新目标新愿景新气象。各种门类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从世界军事发展来看,机械化之后有了信息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还会产生新事物。国家实现温饱之后要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后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变动不居的世界和伟大壮阔的事业,我们实在没有自我吹嘘、自我陶醉的理由,更没有理由狂妄自大。
深水静流,高山不语,谦虚是道法自然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表现。小溪水浅哗哗作响,江河水深静静流淌。高山巍峨而不语,天地大美而不言。稗子的头抬得很高,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满瓶不响,半瓶晃荡。”真正有学问、有水平的人,大都内敛沉静、谦逊低调。只有那些内涵浅薄、底气不足的人,才喜欢卖弄做作,指望博得喝彩以满足虚荣。有人形象地说,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谦虚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和境界。急于表现自己,不仅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是不自信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