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河北省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为革命英烈安寝场所部署礼兵值岗。
杨震生说,根据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建议将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革命烈士陵园作为该地区的较大型革命英烈安寝场所,实行常年制或者定期制的礼兵值岗制度,组织青少年和青年学生观摩,积极倡导入党、入团、入队和青年新婚夫妇献花活动的新风尚。
这一建议提出后,有网友担心:全国有那么多革命英烈安寝场所,都安排礼兵值岗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会不会演化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网友的这种担忧可以理解。然而,杨震生代表的建议无疑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开展好英烈纪念活动、传承好红色基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自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以来。一些亵渎诋毁英雄烈士、破坏英烈纪念设施的行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法律的约束作用可谓立竿见影,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在全面落实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邱月潮说:“有的地方对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和管理力度不够,还有一些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不够准确。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烈保护法的落实。”
全面落实英烈保护法,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崇尚英烈、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种形式创新,为英烈纪念活动营造一种崇高的仪式感,丰富公众抒发爱国热情的文化载体,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崇敬英烈、感恩社会、精忠报国的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至节庆阅兵,小到在界碑前宣誓,对于激励官兵不忘初心、弘扬战斗精神,厥功至伟。”仪式感带来的心灵震撼,效果绝非那些“突击补课”、“填鸭式教育”所能比拟。
在较大型革命英烈安寝场所实行常年制或者定期制的礼兵值岗制度,其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一建议的提出,显然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有助于开拓我们落实英烈保护法的思路,找寻有力的抓手。当有一天,大家在清明祭祖时也能心怀崇敬地为英烈献上一束鲜花,在成年、成家等人生一些重要时刻也能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当大家对英雄烈士的尊崇不再是一种法律的约束,不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而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习惯,成风化俗之时,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才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厚重,成为血脉中汩汩流淌的红色基因。
我们要守住的,从来就不只是英烈们的遗骸衣冢,更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奋斗精神。守护英烈,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心;守护英烈,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魂;守护英烈,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