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金矿”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林毅夫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9-01-18 19:36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四个“基于”、三个“伟大飞跃”、三个“充分证明”、十个“始终坚持”、九个“必须坚持”,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书写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形成了发展繁荣的“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56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8640美元,中国成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从经济总量看,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3年,中国的贸易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此过程中,中国有超过7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照搬西方主流理论倡导的“休克疗法”,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我国国情,以渐进的方式,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按照西方主流理论进行转型的苏联、东欧和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

纵观世界各国,根据西方主流理论进行转型和发展的国家并不成功,而少数成功国家的发展和转型却“违背”了西方主流的理论,原因在于,总结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象的主流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似性,即使在发达国家适用的理论,运用到发展中国家,往往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何况西方主流理论也不断随着其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利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改革开放难以自圆其说,利用现有西方理论来指导中国改革也经常事与愿违。

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和最大的实验。新的理论来自于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新现象,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奇迹式的成就为开展理论创新提供了绝佳机遇,是理论创新的“金矿”。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经济现象,就有可能提出新的经济理论,揭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了解当前问题的根源、解决的路径和所需的制度保障,实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高度重视并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经验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2012年我从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回来以后,推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成败经验的新结构经济学,就是从这个视角所做的努力。

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于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我坚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和学术中心。作为学者,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和自觉来挖掘中国这座理论创新的“金矿”,提出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性理论,唯成乃真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知成一体”的目标。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知识的时代,是广大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黄金时代。作为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国际上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通用的方法,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现象和发展经验,力争以理论创新,切实增强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