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战略机遇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权衡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8-12-28 10:39

核心阅读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且新时代的新变量、新动能、新空间、新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新前景。把握好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发展新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要把握好机遇,必须做到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因此,此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这些重大判断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准确把握新时代战略机遇期新内涵

2018年以来,由于少数发达国家发起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缓,“逆全球化”兴起,全球投资、贸易等要素流动放慢,贸易摩擦增多,以WTO为代表的多边主义规则受到挑战;国内经济也因各种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各种短期与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多。随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运行发生的深刻变化,有人担心,我国战略机遇期会不会由此丧失。

在这样一个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十分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审时度势,十分清晰而且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发展大环境和大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开放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才能更好前进。一方面,我们应当顺应市场化、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推动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国仍需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推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更加完善和合理过程中实现更好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的失衡问题、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也就为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空间,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作出中国贡献等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显然,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来看,新时代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历史攻关期。这个攻关期要实现速度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再加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就必然会有经济转型期的“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增长下行的压力”。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发力和见效,供给侧质量体系正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正在不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塑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所有这些新变量、新动能、新空间、新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新前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发展新格局,是确保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重大判断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也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实现稳中有进以及应对稳中有变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抓手和政策方向。

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经验。40年来,就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就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现代化观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40年实践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改变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我们更加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既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经验,更是历史对未来的重要启示。

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也是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要抓住战略机遇期新内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内生性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说到底就是在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供需结构性匹配和高水平的总量平衡。我国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能过剩,本质上就是资源错配,而错配的关键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条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要从根本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改革”上,核心就是真正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环节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

未来坚持市场化改革,就是“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一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下决心处置一批“僵尸企业”,真正实现“有进有退”。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支持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真正落实“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企业家精神,稳定企业家预期。三是加快建设和完善要素市场,“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以稳定投资预期和市场预期。四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稳定风险预期。五是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制机制,处理好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及社会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调配套,把握宏观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确保宏观稳定和持续向好的发展。

未来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就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一是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真正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定外资预期;二是扩大进出口贸易,尤其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扩大有效进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做好稳外贸;三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四是根据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