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开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石纯民 周建明 刘少龙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22 02:24

人均GDP从606元增长至18万余元——

人民愿望是改革之源,群众支持是改革之基

人民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深圳渔丰实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黄兴言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我们村每户渔民的年收入不足800元,现在光是每年分红就有30多万元,每户人家的资产约2000万至3000万元。”

人民愿望,是改革之源;群众支持,是改革之基。深圳的改革开放经验证明,要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79年,深圳市生产总值仅1.97亿元、人均606元;到2017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2.24万亿元、18.31万元,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速度”。

如今,腰包鼓起来的深圳人民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原渔民村文化广场,记者恰巧遇到该村文化馆开馆,只见书架最显眼处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等书籍。该村负责人介绍,村里每月都要举行3至5次活动,如敬老活动、义工活动、粤剧表演、音乐会等。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改革开放前,建楼房买轿车想都不敢想,出国旅游更是天方夜谭;如今,我们家家住宽敞的楼房,户户都有好几辆车,经常出国旅游。乡亲们在游玩的同时长了见识,回来后更好地谋发展。”

村民的精神生活只是深圳人生活大变样的一个缩影。“周末剧场”“戏聚星期六”“美丽星期天”“流动大舞台”……在深圳,几乎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行各业、各年龄阶段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大餐。以社区公益电影为例,仅2017年的放映量就达1.7万多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扎实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连续4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打造了志愿者之城、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品牌,交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优秀答卷。

改革开放不仅带给人民富裕生活,更为他们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平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多、安全感更实。深圳博尔公司董事长孙延波,1998年开始创业,曾两次创业失败。2001年,他又凑了6000元开始第三次创业——设计销售航模。这次他终于成功,目前企业年产值5000多万元。对此,孙延波深有感触地说:“正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在创业失败后有勇气从头再来,否则就没有今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