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兵某师3次在空军率先改装新型战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建文 闫国有 张力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6-01-04 04:01

“探索的领域越多,打仗的招法也就越多”

8∶0!

2014年空军自由空战竞赛性考核,该师某团年仅28岁的陈鸿程完胜上届“金头盔”,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金头盔”获得者!

战果传来,看着空中战况重现,现场的空战精英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怎么敢驾驶这型战机应用低位抢攻的战术?”

“这么玩命的战术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由于我们飞的是二代机,对手认为近距空战高位一方占据能量优势。而我们团却通过大量试飞和数据验证,创新探索出低位进攻的新战法。就是这个出其不意的战法,让我战胜了上届‘金头盔’。”陈鸿程淡然回答。

“探索的领域越多,打仗的招法也就越多。”谈及这一“以劣胜优”的经典战例,原师长景建峰颇有感触地说,“空战场上,关键就靠一两招,如果每天都跑龙套,这一两招你可能飞一辈子都认识不到。”

打仗的招法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积蓄。近年来,他们先后3次在空军率先改装新型战机,但让他们始终处在空军战斗力生成方式加快转变前沿的,不仅仅是装备的更迭,更多的是实战化训练的不断挑战、不断突破——

率先在空军组织异型机自由空战对抗,放开高度差,背靠背指挥,打破各种条件限制,对抗即是作战。

率先在空军以协作区的方式组织实施体系对抗训练。与友邻的陆海军部队和兵机种协同要素不仅联训、联演,而且联考、联评。空舰对抗、空地对抗、电磁对抗成为常态。

率先在空军把山谷飞行、海上超低空、午夜后自由空战等高难实战课目列为全员普训课目。

不仅如此,他们始终坚持最难、最高的标准,抬高实战化训练“门槛”。每次打实弹,不仅全部打边界条件,而且在空中、地面电磁压制、重兵封锁的条件下实施;每次突防,都在飞机起飞后再通报目标方位坐标,尽可能地贴近实战;每次对抗,都尽可能限制指挥员引导次数,让飞行员空中自主判断态势、寻找战机……

改装三代战机以来,该师正是凭着这种一往无前的挑战精神,一次次刷新空军新装备训练历史,填补了上百个训练空白,实战能力逐步提升。近年来,他们参加各类比武竞赛,师所属单位19次获得团体第一……

大国佩剑,长空出鞘,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04日 0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