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再造,必须科学设计。攻坚克难,尤需科学方法。
2015年1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习主席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拟制改革方案作出部署。
“我们的政策举措出台之前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力求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行之久远,不能随便‘翻烧饼’。”在习主席亲自组织推动下,从研究论证到方案拟制,始终体现了科学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充分发挥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智囊作用,分别赋予改革相关研究论证任务。军事科学院还承担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等多项基础课题研究。
军委改革办开发“领导管理体制模拟推演系统”,构建数字化改革信息资料服务平台,运用流程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方案论证提供支撑。
先专题后综合、先民主后集中,领导决策与专家辅助相结合、借鉴先进经验与立足我军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突破与渐进、合理与可行相统一,周密组织国内外调研、协调对接、征求意见、模拟推演……改革方案设计稳步推进。
改革是创新,也是选择。对看准了的改革事项,条件成熟就抓紧推进。2014年11月,习主席签署命令,解放军审计署由总后勤部划归中央军委建制,军队审计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经习主席批准,出台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等政策规定,把强军目标要求和军队好干部标准转化为制度安排;全面推行军费绩效管理,朝着建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的机制迈进……
改革方案初步形成后,军委改革办同各调整组建机构筹备工作组进行多轮对接,推演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运行流程,验证改革实施方案,认真查找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分析解决于未然。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国家战略,就要凝聚国家意志、举全国之力。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军军事创新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主席指出,中央政治局专门组织一次关于军事问题的集体学习,就是要引起全党对军事问题、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视,增强搞好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责任感。
国防和军队改革,事关全局、举国关注。从军内到军外、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调研论证和方案拟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共襄改革的动人局面。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论证;中组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改革展开深入研究;调研论证省军区系统、后勤保障力量等方面改革时,陕西、辽宁、山东、湖北等地方领导面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研究谋划领导管理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等改革时,中纪委、中央政法委、中编办、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中央国家机关提供了大量情况……
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军委改革办工作驻地的灯火彻夜长明。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如同一股股清泉,给方案注入鲜活的生机。
讨论、研究、修改,再讨论、再研究、再修改……方案的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日益清晰、措施愈发切实。
逐条、逐句、逐字,习主席对每一稿方案都认真审阅,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亲笔作出许多重要修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习主席、中央军委有力领导下,改革方案研究论证和拟制工作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圆满完成,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我军特色鲜明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2015年7月14日,习主席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建议》。7月22日、29日,习主席分别主持召开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和审定《总体方案》。10月16日,习主席再次主持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岁月的指针,指向2015年9月3日。北京,天阔云舒,旗帜飞扬。
“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第一时间传遍海内外。
这是中国人民和平发展意志的充分展现;
这是人民军队改革强军决心的郑重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