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觉醒与民族精神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过,“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推动着那个民族的一切行动和方向”。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既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又是民族精神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倒,饱受磨难而不灭,正是因为有着百折不挠、坚韧不屈、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拼争,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中国人民在14年艰难抗战中形成的抗战精神,既源于中国悠久文化和爱国传统的熏陶,也来自近代历史条件下新的民族觉醒的赋予。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在凶残的侵略者的杀戮面前,多少人前赴后继,碎首沙场;多少人沥血孤营,裂身银汉;多少人毁家纾难,以身殉国。从平型关大捷到台儿庄会战,从“刘老庄连”到“八百壮士”,从杨靖宇、左权到张自忠、戴安澜,千千万万同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回望抗战,我们怎不为民族气节的大弘扬而惊叹,为民族智慧的大迸发而自豪,为民族伟力的大释放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