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力突击(资料图)。本网特约记者 沈玲 摄
军事训练紧贴实战
中国空军军事装备的发展让世人瞩目,但军事训练方面近年来一直遭到外界抹黑,实际情况是,中国空军军事训练领域的进步不比装备领域差。
《日本经济新闻》6月18日报道,中国军机近来与自卫队飞机“异常接近”过程中,采用的是双座机,这或许意味着中方飞行员“不太熟练”。文章称,高度电脑化的苏-27等新型战机,主要是单座机。双座机受限于更多设备,搜集情报的性能较差,通常由尚不能熟练驾驶战机的飞行员和教官一起飞行,以便训练。日本政府有人推测,去年11月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后,中国空军的任务急剧增多,由于培养飞行员的工作跟不上,于是不太熟练的飞行员也要执行监视任务。
不过这种贬低并未得到认可。外界普遍认为,正是因为日方频频捏造事实,混淆是非,中方才派遣双座机以便取证。
航空兵是空军战斗力主体。近几年,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为提高训练水平和官兵素质,从招飞做起,从飞行学员到战斗部队全面发展。来自中国招飞网的消息称,自2001年开始,空军招飞高中生文化成绩全部达到二本以上,且一本比重逐渐递增。此外,空军还从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双学士飞行员,提高飞行员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
此外,飞行学员也开始增训实战课目。据空军司令部军训部透露,空军对在训期飞行学员训练内容和时间做出调整,在完成现行训练大纲基础上,每名高教机飞行学员增训20小时,初教机飞行学员增训10小时。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战术、特情偏差、高低空、飞机边界性能和大机群训练等。其中,部分是以往飞行教官训练的课目。此外,一些原有课目的训练时间和难度也增加不少。比如,低气象条件训练飞行架次明显增加;仪表故障特情的模拟处置教学,原来只要求飞行学员在特定空域动作中进行,现在则要求能够从发现故障到飞机着陆全程进行处置。由于增训内容更加贴近实战,学员们的战术飞行、高低空飞行、编队飞行和偏差修正能力明显增强,心理素质也有所提升。
据《中国空军百科全书》介绍,早在本世纪初中国空军就确立了“紧贴实战,突出对抗,从难从严,科技兴训”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据公开信息显示,“自由空战”训练的推广,让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与国际水准接轨。这种不设置高度差的训练,充分调动了飞行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模拟实战情况,真正实现了像打仗一样训练。一些高难课目,例如远海超低空飞行、峡谷飞行为众多飞行员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