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训练接轨国际水准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章 节责任编辑:姚旭东
2014-06-25 10:37

三代战机武装警巡资料图)本网特约记者 刘应华

空军装备弥补代差

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成就一直是国外媒体和军方关注的焦点,其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6日刊文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其空军实施现代化,并且快速弥补与西方空军之间的代差。文章称,其发展领域涉及主战飞机、指挥控制系统、干扰机、电子战系统和数据链等。报道称,中国空军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空军,并且是世界第三大空军,装备飞机超过2800架,这还不包括无人机。在2800架飞机中,大约1900架是作战飞机,其中600架属于现代化的。报道称,中国空军正在装备越来越多的第四代战机(中国标准为第三代)。当然,还有大量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或者这些战机的升级型。“尽管如此,中国空军在未来几年很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第四代空军”。

报道称,中国努力从俄罗斯购买苏-35战斗机,如果中国购买了这种战机,它们很可能将会在2016~2018年服役,新战机将显著提升中国向南海投放空中力量的能力。此外,中国的轰炸机机队近年也得到升级。中国已发展了轰-6K轰炸机,“据信,该机可携带6枚对地攻击巡航导弹,赋予解放军远程防区外的精确打击能力。”报道还认为,中国在发展并升级巡航导弹及其投掷系统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困扰国产战机的“心脏病”问题也有望得到克服。美国《航空周刊和空间技术》的亚太部部长佩雷特6月16日撰文称,中国航空工业新型或升级型发动机的生产大概从2015年开始,为此中国需每年收集5吨铼。据称,掌握铼的技术让中国在航空冶金领域“往前迈了两步”。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改善制作单晶耐热涡轮叶片的镍合金性能。这两种金属的结合可以制作在超高温下工作的高压涡轮机。佩雷特说:“铼在3183℃的高温下熔解,而镍只能耐受1455℃的高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