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臣程开甲:我与祖国在一起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于庆田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11-23 03:20

11月17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带您了解这位功臣的故事——

版式设计:谢学梅

程开甲:我与祖国在一起

■于庆田

在一次空投核试验中,试验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核试验准备工作时,关切地问空军司令员,安全问题如何?司令员说,这事程开甲同志考虑了,请他汇报。总理用询问的目光看着程开甲同志。程开甲很有信心地表示:安全是完全可靠。

这位中低个儿、浓眉毛的教授,操着浓重的苏南口音,尽量简明扼要地向周总理谈了安全和试验方案。反复询问好几次,周总理听明白了,笑着让程开甲学点儿普通话,因为他的地方口音很重。

程开甲,当时是南京大学教授,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几乎我国每一次核试验,他都在试验现场。鲜为人知的事业,造就了一批中华民族的无名英雄。程开甲就是其中的一个。

多年前的一个盛夏上午,笔者慕名拜访了程开甲教授。

话题依然从口音说起,程开甲笑道:“我的讲话不知你们能否听懂。周总理生前交给我的事可以说都完成了。唯独这个口音,说起来很遗憾,恐怕难改了。”

校长高兴地对班上同学说:“你们要学习程开甲的刻苦精神。”

程开甲,1918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一个商人的家庭里。祖父做生意,历尽坎坷,赚了些钱。父亲要他考举人、做官,结果他连个秀才也未考取。程开甲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被逼迫离家。从此,他开始了没有亲生父母疼爱的少年生活。

读私塾,没有辅导,中文底子薄。因家境败落,小学毕业时,程开甲想考花钱少的嘉兴二中,结果不争气,两年未考取。最后,他进入秀州中学。

秀州中学也是嘉兴颇有名气的教会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李政道、陈省身、顾功叙这样的科学家,也有郑三生那样的革命军人。秀州中学的一本《校庆专辑》中,对程开甲有这样的记载:“刚上学时,程开甲同学成绩平平,第二学期开始,情况就变化了。初中毕业时他已名列前茅。”

程教授回忆说,学习虽然也有捷径,但最根本的还是靠刻苦、勤奋。至今他还记得爱因斯坦的话:“1%是灵感”“灵感还是经验的综合。”他说,在楼梯灯下看书,在厕所里看书,他都干过,夜里经常学习到十一二点。圆周率,他背得过60多位;乘方表,他背得滚瓜烂熟;立方表,他至今记忆犹新;地图,自己绘制;英语百词比赛,他获得第一。甚至《林雨堂英语》他从头到尾背得下来。有一次,英语教师病了,校长顾惠人代课,让程开甲回答问题,结果他对答如流,连以前讲过的都能复述如初。校长高兴地对班上同学说:“你们要学习程开甲的刻苦精神。”

程开甲在初三时英语学习虽然成绩不错,但口语不好,参加讲演比赛刚上台讲两句,便卡壳了,红着脸下台。从此,他下决心要争这口气。读、写、背并举,特别要突破朗读、背诵、会话关。结果,高中时,英语演讲比赛在全校获第一名,而且在全省教会中学背诵比赛中出人意外地夺取冠军,为母校增光。

高中毕业,程开甲报考两所学校:一是上海交通大学,二是浙江大学。结果都录取了。刚考试完,程开甲从上海回到家乡,结果“八·一三”事件发生了,日本侵略上海。由于经济原因,因为考取了浙江大学公费生,他就去浙江大学报到。

上了浙大,抗战开始,程开甲跟随学校辗转流亡到大后方。大学一年级时,他们在西天目山一个大庙中上课。第一学期没完,上海失陷,日本人入侵南京。于是浙江大学从建德集中,迁到江西吉安。从此开始了长时期的“流动大学”生活。

在吉安上课两周,又迁到泰和上了七八个月课。到1939年初,又迁到广西柳州北部的宜山。1940年春,又离开宜山到遵义,在遵义蹲了一年半时间。1941年秋,又从遵义搬到西北部的湄潭。就在这年秋天,程开甲毕业。

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程开甲经济上遇到很大困难。

公费一度发不下钱来,已经山穷水尽,到泰和时,他甚至连蔬菜都吃不上。有些同学看程开甲的生活太苦了,在一个星期天,请他吃了一顿荤菜。结果,长期没有油水的程开甲,肚子承受不了,由肠炎转成了痢疾。

病中准备考试,程开甲瘦了,瘦得皮包骨头。但他依然支撑着,参加了学期考试,教师们十分关心爱护着他。搬迁时,同学们嫌麻烦都扔掉一些书,而程开甲却不肯扔。他瘦小的个子,经常背一个大行李包,里面装有许多的书。有一次搬迁,他和同学搭上了一个露天的货车,三天三夜不能坐,不能躺,基本上是蹲着睡觉。“别的可以扔掉,书可舍不得”,这就是老同学对当年程开甲的回忆。然而,最后迁移到宜山时,一把火把程开甲多年积累的书全部烧光了。程教授至今回忆起这件往事,还心疼地说:“多少知识付之一炬,可惜啊!”然而,当时也是无可奈何!粤汉铁路以东不能再待下去,必须再往西撤。

陈建功当时在浙大任教,上函数论课。三年级时,程开甲听陈建功教授的函数论,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向老师提出一些钻研很深的问题,老师很高兴,鼓励他写成论文。结果,他和陈建功教授合作写出一篇研究论文,寄给英国的数学教授 Tisehmash发表。

到四年级,他开始写毕业论文,1941年秋毕业留校任助教。这时,他结婚了。夫人高耀珊女士是一位贤惠勤俭的传统女性。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整个家庭和程开甲,使丈夫有足够的精力埋头科学技术事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