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法美菲等国大量文献资料,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
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
据日本《新南群岛沿革略记》记载,清朝同治年间,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的北子岛上建有坟墓和神庙。1918年,日本海军退伍中佐小仓何之助乘“报效丸”往南沙群岛探险、调查矿产资源状况,曾到达双子岛等南沙岛礁,其在《暴风雨》一书中记载:“我们在南子岛上遇到三位中国渔民,携有罗盘和地图,从事渔捞生产”。1932年,日本出版的《大百科事典》中记载,“西沙岛(即西沙群岛),中国广东省南端的群岛……古书中时以七洲洋之名出现。中国政府恐该岛为他国所夺,派委员进行调查,计划加以经营。”
1921年8月28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宣布:“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就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指李准巡视西沙群岛事),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法国1933年出版的《世界著名之殖民小岛—中国海的小岛屿》一书明确记载:“九岛之中,惟有华人居住,华人以外并无其他国人。当时西南岛(即南子岛)上计有居民七人,其中有孩童二人……其他各岛,亦到处可见渔人居留之遗迹。”1965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国际地图》中,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东沙群岛的中国名称用法文进行标识,并在各岛名称后注明属于“中国”。
1923年英国海军部出版的《中国海指南》记载,在安波沙洲发现有中国人的“陋屋之遗迹”;“地萨岛(即今郑和群礁),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岩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它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并记载太平岛“常为海南渔民所栖止,捕取海参及贝壳等”。1938年4月,英国派出军舰非法勘察南沙岛礁中业岛、西月岛、马欢岛、费信岛、太平岛、南威岛以及美济礁,发现很多岛礁上有中国神庙和建筑。英国外交部1972年的文档中援引美国文献资料写到: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张应当追溯到15世纪,其证据不仅包括各种地图,也包括历史事实,即“自古以来中国渔民每年都会到南沙群岛捕捞作业,这些渔民为了在岛屿周边水域中捕捞曾一直住在各岛礁上”。
美国在统治菲律宾时期,由美西与美英三个双边条约确定了菲律宾领土界限,即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巴黎和平协议》,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1930年美国与英国缔结的《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中国南沙群岛及黄岩岛均不在条约规定的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内。1933年,在法国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九小岛事件”中,美国国务院明确宣布:“既不考虑该群岛为菲律宾之领海,复以该问题无关菲律宾之利益。”1961年,在美国出版的《哥伦比亚平科特世界地名辞典》中,对“南沙群岛”条目的表述是:“南中国海的中国属地,为广东省的一部分。”
对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这一点,菲律宾其实也心知肚明。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其国内法和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有关条约,都认可美西和美英三个国际条约的法律效力。菲律宾官方地图是明确将南沙岛礁划在中国版图内的。菲律宾总统府地图勘测委员会1964年初版和1970年再版的《菲律宾地图》中,南沙岛礁都被标注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由此可以肯定,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窃占中国南沙部分岛礁,既违背其认可的国际条约,也违背其自己订立的国内法,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上述日、法、美、菲等国史料,有力证明了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史实是最雄辩的,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外国的图谋、窃占与诡辩,都不能改变这一铁的事实。
(作者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