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法新社:既然中方认为南海有关岛礁被有些国家非法侵占,那么如果说仲裁庭裁决对中国不利,中国是否会考虑武力收复相关岛礁?
欧阳玉靖: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非法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形成了领土问题。针对南海仲裁案,中国政府的立场非常明确,那就是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仲裁庭的最终的裁决不影响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政府也会坚定维护我们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坚持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有关争议。谢谢。
十、新加坡联合早报:您刚刚说到,仲裁庭无权对本案作出判决,但仲裁庭自己觉得有管辖权,很多国际法专家都认为仲裁庭有管辖权。这些国际法专家是错的吗?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不怕国际舆论的看法吗?
欧阳玉靖:国际法允许主权国家利用包括仲裁在内的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当事国明确同意。在中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了双边协议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侵犯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中国的权利,本身违反国际法。
南海仲裁案涉及领土和海洋划界问题。依据《公约》建立的仲裁庭将《公约》赋予它的权限扩展到习惯国际法所调整的范围和领域,扩展到了领土主权问题上,这属于仲裁庭严重的扩权滥权行为。
仲裁庭庭审过程中,在程序适用、法律适用、事实和证据适用等方面都存在重大瑕疵和纰漏。对于这个从刚开始就是非法的仲裁,中国政府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非常明确。中国在处理涉及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问题上,一贯主张根据双边协商和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
最近我们也看到了有关媒体报道,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通过协商处理南海问题、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立场的理解和支持。
实事求是讲,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也向世界有关国家提了个醒。与中国一样根据《公约》第298条做出声明的国家目前有三十多个。这三十多个国家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卷入一个自己不明白、不了解仲裁案中来。这是对国际法的严重伤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谢谢。
十一、今日俄罗斯:中国政府提出希望通过谈判协商与直接相关方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但现在菲律宾方面很明显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争议。这是不是因为中方希望菲方接受中方提出的所有条件,而菲方拒绝?
欧阳玉靖:刚才我提到,在过去50年中,中国同12个陆地邻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了边界问题,签署了29个陆地边界条约。中方坚持与菲律宾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而菲律宾从未就提起的15项诉求中的任何一项与中方展开过磋商和谈判。菲律宾宣称是在穷尽所有双边手段之后,实在没办法才提起仲裁。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菲律宾提起仲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此来掩盖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事实。
说起菲律宾的领土,历史上有这样三个条约确定了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界限,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这三个条约确定了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界限为东经118度线,以东是菲律宾的领土。而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位于118度线以西。也就是说,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都与菲律宾领土范围无关。
随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菲律宾采取领土扩张政策,开始跨越118度线,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并将非法侵占的岛礁命名为“卡拉岩岛群”。菲律宾本次提起的仲裁,本质就是掩盖非法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事实。菲律宾针对仲裁诉求,没有和中方展开任何谈判,而是直接提交了所谓的仲裁,将有关问题包装成《公约》的解释和适用问题,瞒天过海。我们要把菲律宾的这层面纱揭开,让国际社会看到菲律宾的把戏。
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和理念。无论是同陆上邻国还是海上邻国,都是本着这种基本原则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这个原则是不变的。
实际上过去50年来,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并通过谈判磋商方式才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这充分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因此,我们会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并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谢谢。
十二、德国新闻社:您提到了中国希望通过双边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但谈判总是有让步的,中方是否愿作出让步?
欧阳玉靖:我读过一本叫《谈判的艺术》的书。书中有一句话讲到,谈判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对于这句话,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坚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任何谈判都有相互趋进、相向而行的过程。具体涉及到南海问题,刚才我已经把立场说的非常清楚了,南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主张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法同有关邻国谈判协商解决相关争议。谢谢。
十三、新加坡联合早报:国际社会有一种声音指出,中国在故意拖延“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中方有什么看法?中方有没有“准则”磋商的时间表?
欧阳玉靖: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举两个数字。中国与东盟国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谈判制定《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直到2002年签署,用了7年时间。随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落实《宣言》的指针,又用了近10年时间,这充分说明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2013年9月,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式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磋商已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各方形成了两份共识文件和“重要和复杂问题清单”和“‘准则’框架要素清单”两份开放性的文件,探讨制订“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等等,磋商进入“重要和复杂问题”新阶段。为未来讨论制定“准则”打下了良好基础。两年就取得了这么多成果,对比一下,怎么能说中国是在拖延呢?
“准则”磋商没有时间表。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设定时间表。如果有时间表,那就不是唯物主义态度了,而是唯心主义。
十四、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仲裁庭作出裁决后,中国是否会重新开始进行岛礁建设?
欧阳玉靖:2015年6月底,中国政府完成南沙有关岛礁的陆域吹填工程,随后即进入了岛礁设施建设阶段。这些都是既定的计划,与仲裁结果没有任何关系。
王晰宁:今天媒体吹风会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欧阳司长,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
欧阳玉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