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记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贾永责任编辑:孙智英
2019-01-24 21:17

贾永在内蒙古额尔古纳界河。

三、脑力: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联想则成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不适合做记者!

当然,一个优秀的记者,尤其是想当一个大记者,仅仅靠脚力和眼力还不够。

在咱们每座军营每个连队都挂着10位军人的画像。他们是: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以及最近刚刚开始挂像的林俊德和张超。

李向群是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涌现出来的英雄。那场特大洪水,从东北的嫩江、松花江,到南方的长江,都是百年一遇。宣传李向群事迹的时候,是1998年底。人们悬了几个月的心早已随着长江流域远去的洪水平静下来。如果仅仅把李向群作为抗洪英雄来宣传,不大可能产生轰动效应。最初接触到李向群事迹,总觉得这个只有一年零八个月军龄、八天党龄的年轻士兵不仅故事太少,而且难以为他的事迹找到一个可以有作为的主题。当时正值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1978年至1998年这20年,也就是李向群从出生到牺牲这20年,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20年。把李向群放在纪念三中全会20周年这样一个重大背景下,把李向群作为与改革开放同龄又同行的典型来宣传,无疑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师政委陪同我在营区参观,就指着河边的一片菜地说,这是李向群生前的菜地。那是一条特别清澈的小河,我问政委这条河叫什么河,他说叫相思河。相思河,很有诗意啊,岭南地区有种树就叫相思树,有些像凤凰树的样子。我又问流向哪里,师政委说是漓江。1998年夏季,我曾在长江抗洪前线采访50多天,对那一江洪水有着强烈的印象。那几天我就像古时的贾岛琢磨“推敲”时一样,不停地琢磨着如何把“长江”“漓江”、“20岁”这样一些要素联系起来,思考着文章的谋篇布局。后来到了海南琼山李向群的家,推开李家的后窗,一条大河出现在了眼前。李向群的父亲告诉我,这条河叫南渡江。那是我第一次到海南,过去只知道海南岛有条与五指山齐名的万泉河,不知道另外还有这么一条美丽宁静的南渡江。凝眸椰林下清清的江水,我的视野顿时宽阔了许多。20岁的年轻人,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生共长的一代,是被称为“小皇帝”的一代。那个时候报上经常谈的话题就是这代青年怎么怎么不行等等。当时正值那一代青年进入军营。这样一代人能不能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能不能担当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巨大问号。作为他们这代人的一个缩影,李向群以“20岁的人生跨越”和“20岁的生命礼赞”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通过这个典型可以说明,在改革开放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大有可为、能够担当重任的一代;第二,可以说明,这代军人与他们的前辈一样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第三,可以说明,绿色军营依然是培养人、塑造人、锤炼人的大熔炉大学校。还有一点就是,从李向群这样个性鲜明的年轻军人成长进步的历程中,还能说明中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与改进创新,这使得这代军人既能够适应严格的军营纪律,又保持了鲜明的时代个性。这是中国军队的一个进步。有了上述发现,我知道,我已经捏住了这个典型的主线。李向群事迹宣传后来延到了1999年年初。我在李向群事迹通讯的上篇《二十岁的生命礼赞》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长江、漓江、南渡江,三条河流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荆州、桂林、海南岛,三地人民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从去年悲怆的盛夏,到今年忧伤的早春,在他的家乡,他的军营,在他长眠的大堤和永生的江河,人们一遍遍、一声声呼唤着他——李向群!

一个只有8天党龄的党员。

一个只有20个月军龄的士兵。

一个只有20岁韶华的海南大特区青年。

一切都是那么短暂,留给人们的,却又那么绵长。

接下来,三个部分的小标题也有了:滚滚长江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静静相思河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清清南渡江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通讯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月14日、8月15日”,把这两个日子放在一起,意味着什么?1900年的8月14日,侵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阅兵”;1945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的日子。时间上相隔一天,岁月上相隔45年,情感上却大相径庭。2000年初,媒体都在策划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报道,有个晚上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题目,就让记者写,结果记者因故没写成,我那天也正好有事,就没有写。我那个后悔啊!我总不能为这个题目等上千年百年吧?

直到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终于将这一发现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的主题写成了评论《从“八一四”到“八一五”》。有专家撰文称,文章“显示了新华社记者通晓古今的知识和把握现实大局的能力”。

发现是记者的基本功。但是,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所产生的联想,发现就很容易与你擦肩而过。因此,我们既需要用眼睛去发现,还需要用心灵去感应。只有那些思维活跃的人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也只有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融汇惯通。

当然,与发现相比,这种思考的过程更加艰苦。但是,有了发现又有了建立在深入思考之上的联想,你肯定会写出不一样的作品来。我讲课时讲得最多的就是新闻方法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论,我们也就到了自由王国了。

再来看一下,我们为电视片《回望延安》撰写的解说词——

1947年春天,冰雪刚刚开始融化,战争,突然降临延安,降临这座党中央进驻了整整十年的陕北小城。

这年3月,胡宗南20万大军进攻延安。宝塔山下,黑云压城,延河两岸,炮火连天。

毛泽东断然决策,用延安一座空城,换取一个中国。他不顾个人安危留在陕北,以牵制敌人重兵。虽然,这时的解放军数量上还不到国民党军队的一半,但毛泽东俨然看到胜利的曙光了。他自信,落脚延安这些年,共产党人早已淬火成钢。

此时的蒋介石同样志得意满。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这座空城后,他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毛泽东住过的窑洞。

也许,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年之后,解放军就攻克了南京,他的总统府的日历,再也没有翻过1949年4月23日这一天。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1945年,也是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新落成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盛会——“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红色大字,烘托出鲜明的大会主题。

这里的“4月23日”,把两个重要的节点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它的背后,自然也是“脑力”的作用。

这些年,网络的便利使得很多年轻记者忽视了采访的重要性,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甚至靠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写稿子。可以说,这样的记者是成不了好记者更成不了大记者的,因为他既没有脚力、眼力,又没有用脑力。没有属于个人的发现,更没有建立在个人发现基础上的联想,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他自己。

这是我与大家交流的第三个方面:“脑力”。其结论就是, 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联想则成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不适合做记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