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树增责任编辑:高飞
2015-08-28 16:57

最初只有5万余人、装备极端落后的共产党抗日武装,却让侵华日军失去了后方,让敌后变成了抗战的另一个前线

记者:红军被迫长征后,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受到了极大削弱。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这支抗日力量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王树增:抗战期间,共产党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日军为了应对敌后战场上的抗日力量,不得不将正面战场上的一部分兵力调到敌后战场进行“扫荡”。从中国抗战的全局上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能够把数十万日军拖在其占领区并不断地消耗,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敌后抗日武装的存在和作战,不但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极大地牵制着日军的兵力,更主要的是,八路军官兵的决死作战不但向日本而且向全世界证明:日本侵略者可以用武力占据中国的部分国土,但是他们从来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领,他们占据的每一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都犹如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愤怒的复仇火焰随时可能猛烈地喷发,日本侵略者彻底征服中国的企图只是一厢情愿。

在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不间断地与日军战斗,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心腹之患。日军的战地报道中,充满了八路军在敌后袭击日军的消息。日军大本营参谋山崎重三郎战后著文分析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

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日军对中国的占领只是“名义上”的,他只控制着重要的城镇以及交通线,敌后大片的土地是抗日战场。八路军曾破坏日本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重要基地井陉煤矿,使之半年无法开工,日方统计损失一亿日元以上。侵华日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后方,而没有后方的军队注定以悲剧收场。

中国的国情与中日力量的对比,决定了抗战必须有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二者相辅相成。蒋介石后来也明白了这一点,随着战局的发展演变,国民党在南岳军事会议上确定了“三分之一”计划,提出三分之一的部队担任一线作战,三分之一的部队担任敌后游击,另外三分之一的部队调到后方整训。这表明在蒋介石的眼里,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已经等同于正面战场。

为什么最初只有5万余人、装备极端落后的共产党抗日武装,能让侵华日军失去了后方,让敌后变成了抗战的另一个前线,而国民党军队却难以在敌后立足?最根本的原因是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建立敌后根据地,开辟解放区。敌后战场不在于你有多少正规军有多少枪炮,关键是民心所向。八路军一两个干部,就能从零开始创建一支抗日武装,创建一个抗日根据地,国民党人绝对做不到。毛泽东曾给各根据地的领导人发去一封很长的电报,电报中开列了十个问题要求各根据地领导人予以详细回答。其中就有这样的问题:“党外人士是否对我们发生不满,其不满之点主要是什么?”“经过今年大生产运动后,是否可以酌量减轻人民负担,例如减轻百分之十至二十,是否不至损害财政支出?”“在我们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方面,是否已经看得见农民收益的增长?”毛泽东想知道,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的各项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共产党是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以及怎样才能得到这种真心拥护?毫无疑问,依据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能够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因素只有一个,即是否得到了本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拥戴与支持。人民的命运,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吕梁山区曾亲眼见到农民手拿棍子和绳子,自发翻山去抬八路军伤员。这正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所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尽管蒋介石意识到敌后战场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实践的失败,他也终于明白,共产党的招数国民党学不来,因为国民党无法真正发动民众,依靠民众,这是国民党的本质决定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